■记者 项亚琼 通讯员 贺军 王素一
随着老龄化大潮席卷而来,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布局养老领域,探索养老新模式。在萧山,不但涌现出了许多行业标杆企业,也有不少民营企业深耕养老产业领域,在市场配置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深耕康养产业近20年的萧山企业浙江康久康养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较早确立“医养结合”运营模式的涉老企业之一,后又通过“互联网+医养结合”,提出“数字康养”理念,建立五种典型康养模型,把先进的服务送给海岛、山区、乡村等地老人。目前,康久已建立医疗和养老机构40余家,分布于浙江的杭州、嘉兴、宁波、衢州、舟山及四川、陕西、宁夏等地,已成长为浙江省知名民办养老机构。
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浙江康久康养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耿海波,他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养老行业管理方式的改进、管理系统的研发,对如何发展与每个人的未来息息相关的养老服务领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问题一: 康久集团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是如何提出“数字康养”的理念的?
耿海波:当前人口老龄化给“中国式”养老带来的挑战是直观的也是复杂的,康久集团的发展历程就是不断地应对挑战解决问题的过程。康久集团如今发展了近20年,其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2006年公司成立伊始,康久便在国内最早确立“医养结合”的运营模式,实现医疗与养老的一体化经营。第二阶段是从2015年开始康久主动拥抱互联网,实施“互联网+医养结合”战略,成立全国首家互联网养老院,建设“医养康护一体化”的服务云平台,大幅提升了服务效率。第三阶段是2019年开始,率先提出“数字康养”理念,全面升级公司发展战略,以“数字康养”服务为抓手,融合老年康养、老年产品、老年文化、旅游文娱等线上线下资源协同发展。
面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我们认为康养产业与许多产业一样面临着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势必要提高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另外,随着“60后”逐步加入退休大军,“数字康养”的“黄金十年”正式开启。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这一代人,基本上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红利,与“40后”“50后”相比,他们拥有更多的财富积累、更强的消费能力、更新的消费理念和更加智能化的消费手段,对康养也有着更高的要求。且20世纪60年代是我国历史上的生育高峰期,每年出生人口高达二三千万,他们带来的市场需求量是相当惊人的。所以说,“数字康养”大有可为。正是基于以上两个基本判断,我们未雨绸缪、提前布局,在国内率先提出“数字康养”理念,并迅速付诸实施。
问题二: 在开拓“数字康养”这一广阔市场的进程中,康久集团是如何实践的?
耿海波:为打造符合新时代“健康中国”发展要求的“数字康养”生态体系,康久集团自研开发和运营数字康养云平台,平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先的数字化技术,打造数字康养大脑,以老年人的“医养急慢”(医疗、养老、紧急救助、慢病管理)服务为切入口,逐步延伸到对全人群的整体康养服务。经过多年的发展,集团及下属机构获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智慧养老十大品牌、“全国互联网+医养结合示范机构”“首批老龄健康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试点机构”等荣誉。
尤其是近两年来,我们抓住浙江省数字化改革的契机,跻身“首批浙江省数字生活新服务先行市、样板县”服务商,获央视《新闻联播》点赞。康久开发的省级平台“护理员职业生涯一件事”“康复器具设备租赁一件事”、浙江省智慧养老院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智能终端建设等项目分别接入浙里康养、浙里办等政务平台,在全省进行推广,其中“护理员职业生涯一件事”入选为浙里民生“关键小事”。从 2021 年开始,康久集团还与浙江电信展开全方位的合作,康久数字康养云平台作为“数字乡村”康养场景建设版块将覆盖全省2万多个行政村,把康养服务触达乡村的老年人群。在陕西省,康久集团与陕西省人民政府下属的陕数集团签署了关于数字康养的独家战略合作协议,积极参与陕西省康养生态云平台的顶层设计与开发建设。
问题三: 在深耕康养产业的过程中,康久形成了哪些颇具特色的业务模式?之后还会有哪些重大举措?
耿海波:围绕公司发展战略,康久在“数字康养”领域已建立起具有独到之处的业务模块,如:通过数据和服务连通实现数字医疗、数字医保、数字医药、数字医养(康养)的“四医联动”,软硬件结合的长者守护系统,以老年主播为主要抓手的康久学社等。我们还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创建了具有康久特色的五种典型康养模型,分别是以杭州天颐老人之家、舟山普陀天颐老人之家为代表的城市机构养老模型,以杭州庆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代表的城市社区养老模型,以舟山六横康久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代表的海岛智慧养老模型,以临安赛康医院为代表的山区智慧养老模型,以常山数字康养生态圈为代表的城乡结合养老模型等。我们所有的医疗机构也都有自己的特色,统一采用“3+X”的经营模式,尽可能地贴近老年人的需求。“3”是指每家医疗机构必须具备的支柱医疗业务:老年综合病房、名医馆和“后ICU”;“X”是指每家机构根据机构所在地的需求状况及自身特长所增设的特色科室。其中的“后ICU”是我们的首创,以收治各类不治之症的晚期患者为主,给予患者心灵慰藉、安宁照护,尽可能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同时减轻老人及家属的身心负担。
作为“数字康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电子商务手段优化供应链是我们正在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我们正与国民健康养老网合作,打造定位为“中国健康产品及康养服务集成供应商”的国养商城。国养商城将通过连接医养机构、整合内外部用户资源等方式,逐步建设成为拥有百万级会员的大健康产品和服务销售平台。同时,吸引优秀的产品和服务供应商入驻商城,为企业集采和个人消费提供性价比最好的服务。
问题四: 目前大火的人工智能AI,您认为在数字康养领域会有哪些应用前景?
耿海波:我们一直在关注着先进科技在数字康养领域的应用,当AI与数字康养领域的各个方面进行结合,赋能增效的效果非常容易看到。
在健康管理方面,可利用可穿戴传感产品等智能设备结合 AI 技术,实时监测老年人身体状况,借助大数据分析提前对潜在健康问题发出预警并给出健康管理方案。AI还可以进行个性化的护理,AI 能够依据老年人生活习惯和偏好自动调整护理方案,使服务更加贴心、人性化。现在出现的聊天机器人可以为老年人增加社交互动机会,缓解孤独感。政府监管层面AI也能带来帮助,比如,智慧养老监管平台利用AI来进行智能化的服务和数据化的管理,提升区域内的居家养老服务的整体服务水平。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普及,AI在数字康养中的应用会更加广泛,给老年人带来更高质量的服务体验。康久集团也在针对性地进行布局,希望通过将AI技术深入应用到数字康养服务的全链条,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升康养服务的质量、效率和用户体验,实现“数字康养+AI”的全新数字康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