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17日 星期一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萧山机场单月进口超200吨海鲜

  本报讯 (首席记者  黄婷  通讯员  施东杰)14日凌晨,28.31吨三文鱼从丹麦比隆飞抵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标志着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进口海鲜业务进入批量运营阶段。自2月22日综合性指定监管场地投运以来,机场已累计进口珍宝蟹、青蟹、三文鱼等202吨。

  随着综合性指定监管场地的启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的进境冰鲜水产品、进境食用水生动物保障条件和能力大幅提升。自3月10日起,马士基货运航空DJ901航班在机场开展一周3班的三文鱼进口业务。

  为确保进口海鲜的高效运转,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国际货站积极总结首批三文鱼进口保障经验,深入调研海鲜进口商的需求与反馈,结合新场地的启用,迅速优化保障方案。国际货站还与地勤公司、联检单位、航空公司、货代密切协作,共同提升提货效率。

  面对多批次的三文鱼进口计划,国际货站在夜间安排专员值守,开通“绿色通道”,并加派叉车司机加班作业,确保货物入库后能够及时进行分拣理货,最大限度地缩短机场地面货物提取时间。在202吨的进口海鲜中,三文鱼占比三分之一,主要来自丹麦、挪威等北欧国家;其余为珍宝蟹、青蟹等食用水生动物,分别来自北美洲和东南亚地区。

  杭州瑞升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关务主管陈敏表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的“绿色通道”和高效的保障措施大大缩短了货物的通关时间,确保了冰鲜产品的新鲜度,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优质的选择。随着机场进境业务的持续扩展,未来将有更多高品质的海鲜产品通过空运进入中国市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国际货站进港部经理许顺为表示,未来将继续优化保障流程,进一步巩固杭州作为华东地区海鲜产品进口枢纽的地位。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调查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太阳花
   第07版:文化·影像
   第08版:教育
多元化健康管理模式让群众就医更便捷
《萧山区纺织化纤涉外企业风控 法治指引》发布仪式在衙前举行
全省公安机关“浙警助企廉”系列主题宣防活动启动
我区第三次慢性病与营养监测调查结果公布
我区召开军地双拥共建座谈会
萧山机场单月进口超200吨海鲜
萧绍两地“联姻” 共启古越文化传承新篇章
我区开展第二届卓越工程师标杆企业访学活动
党校新校园封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