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靳林杰)近日,区住建局召开大运河国家步道项目(浙东运河萧山段)方案研讨会,深入挖掘和传承浙东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大运河国家步道 (浙东运河萧山段)项目位于杭州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遗产区和缓冲区范围内,沿岸文化资源丰富,涉及历史文保单位众多。会上,设计单位和文评单位分别汇报了设计方案及文评报告情况,各职能部门进行了交流发言。来自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专家们就项目如何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文化资源“串珠成链”赋能“空间重塑”概念,更好地展现萧山文化特色等方面提出了意见。
浙东大运河既是世界文化遗产,同时也是国家重点保护单位,在下阶段项目推进上,我区将在利用好这个“双重身份”的流量热度基础上,突出对文化资源的技术保护,紧紧围绕项目的“保护”主旨,结合相关部门、专家意见及文物实情,进一步完善文保设计方案,活化利用沿线历史文化资源。
在项目建设上,也将融入萧山元素,通过准确定位国家级步道概念,拓宽设计思路,明确萧山段主题思想和建设风貌,尤其要用好用足萧山本土历史文化资源,讲好有高度、接地气的萧山故事。
同时,我区将同步开展项目分段实施可行性深化研究,针对性落实考古前置工作,统筹抓好方案完善、手续报批、前期筹备等工作,提质增效项目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