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全国助残日前夕,区无障碍体验专项小组来到位于城厢街道的区体育中心,残疾人姚钰钿、许师傅乘坐场馆电梯,使用扶手、盲文按钮、呼叫控制等都很方便,无障碍洗手间也可“听声辨位”。(详见《萧山日报》5月9日3版)
目前,我国残疾人数量超过8500万,如果包括孕妇、婴幼儿和病患群体,潜在障碍人群达5亿人以上,无障设施建设提升空间很大。
无障碍设施是残障人士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还是《无障碍环境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的基本要求。近几年萧山区无障碍环境建设取得新成效,大大缓解了残疾人出行难题。凭借亚运盛会的东风,萧山区又改造了一批亚运场馆、重要公共服务场所无障碍设施,银泰百货萧山店1楼大厅便专设了无障碍(低位)服务台优化服务,提升残疾人的获得感。
然而,仍有待改进的地方。比如,地铁站台亟待配置轮椅升降平台、爬楼车等设施,公交车宜配有让残疾人坐着轮椅即可直接上下的踏板等。农贸市场旁的盲道停满电动车和自行车,应尽快整治。
无障碍环境软硬件建设,两者不可偏废。相关部门既要加强日常监管,及时制止毁损、占用无障碍设施等违规行为;又要大力宣传无障碍知识,让无障碍理念和意识深入人心。总之,为残障人士无障碍出行,还需全社会共同努力。
(社会评论员 肖桃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