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泉州网报道,前阵子一个福建泉州女子逛超市时被泡芙勾起“馋虫”,等不及结账就吃完一盒,然后拿着空盒到收银台结算。女子称,她最近在减肥,看到泡芙特别想吃,当时一口气吃了10个。拿空盒结账的视频被人传到网上,女子的这一举动引发网友热议。
有网友认为,只要正常结账,该行为就可以被理解。也有网友认为,该行为会给超市造成损失,也容易导致超市管理混乱。在我看来,这位女顾客拿空盒买单结账,虽然有悖商超常规,但至少还是一个守住诚信底线的率性人。
泡芙里的奶油都是鲜奶油打发的,一般人吃两个都觉得腻味。我们常说,“饱汉不知饿汉饥”。面对曾经的最爱-泡芙,这位减肥姑娘竟然吃下了10个,可能是饿得慌了。
吃完了,减肥女孩并没有把空盒扔到垃圾桶,而是自觉结账。商超这样的“允许”也并非先例。比如孩子太渴了想喝水,还没结账就打开饮料喝了,再拿着空瓶去结账也是超市容忍的。
尽管先结账后消费是商超和顾客早已默认的契约,但是如果商超没有明确禁止顾客先消费后结账,那么顾客在遇到特殊情况下,譬如饥饿或口渴时,是可以先行消费的。特殊情况应特殊对待,更何况如今的商超到处都有电子眼“保驾护航”,消费者不会,也不敢赖账。
由此看,“空盒结账”看似小事,但却是一面镜子,既照出了顾客的道德水准,也照出了商超的管理水平。
(社会评论员 王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