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11月23日报道,近日,厦门市思明区法院公布了一起案件:市民璐璐(化名)还好好活着,却发现安息网络祭祀平台设有自己的纪念馆,包括灵堂、详细个人信息和照片。
不可思议的是,璐璐还活着,却被祭奠4.3万次!
这样匪夷所思的事,不仅让当事人难以接受,更让广大网友对这种恶劣现象义愤填膺。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涉事平台制度不完善、管理不规范导致的结果,被别有用心者钻了漏洞,给网暴者行了方便之门。可喜的是,法院判了:平台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平心而论,网络祭奠的本意是好的,不但可以让网友了解逝者的生平,而且也能避免死者家属线下祭奠的一些不便。然而,网络祭奠不能成为个别不法分子伤害无辜者的地方。“祭奠活人”这种奇葩事件,是对他人人格、尊严的漠视,轻则会造成受害者生活上的诸多麻烦,重则会抹黑其个人形象,给受害者带来巨大的精神创伤,有悖人伦、有违法律,也必将遭到社会唾弃。
网络平台要担负起社会责任,及时堵住网络监管漏洞,强化对云祭扫建馆的资质审查,建立完善网络祭奠的审核机制,协助监管部门加强监管。相关部门要力量下沉,与平台在信息共享、机制衔接等方面的紧密配合,发现一起严惩一起。受害者要借助法律的力量来维护自身权利。唯有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维护网络安全。
(社会评论员 张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