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30日 星期四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区推动构建“中国视谷”全产业链标准体系

  本报讯(记者 杨圆圆 通讯员 俞建定)最近,位于中国视谷的杭州杰牌传动科技有限公司正忙着制定物流装备用智能传动系统浙江制造标准,杭州中德传动设备有限公司正在制定太阳能发电跟踪回转传动装备浙江制造标准。

  此前,舜海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了浙江制造认证证书,杭州先临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先后主导制定了面曝光光固化3D打印机、口腔数字印模仪等团体标准。

  制定标准意味着什么?“行业和产品标准是产品质量的技术保障,同时也是技术和经济能力的综合反映。”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称:“标准已成为国际间、企业间竞争的焦点之一,谁掌握了标准制定权,谁的技术转化为标准,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谁就有说话的权利。”

  在数字经济新赛道上,标准是科技创新的“助推器”、产业转型的“风向标”、经贸往来的“通行证”、社会治理的“度量衡”。

  以视觉智能产业为主导的中国视谷,汇聚了一批数字安防、工业视觉、自动驾驶、医学影像、虚拟现实、新一代视频会议终端、数字文娱等具有杭州标识度的产业领域,更需要站在科技的前沿制定标准,构建完善的全产业链标准体系。

  “萧山标准化工作应由‘聚势蓄能’转入‘破题塑型’的新阶段,助推‘中国视谷’产业发展,把‘标准化+’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等新动能紧密结合起来。”近日,我区多次联合省、市局标准化处举办“中国视谷”骨干企业标准化工作培训会,标准化专家重点围绕标准化策略和数字化标准,企业参与标准活动的方式、步骤与路径,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技术路线进行了讲授。同时,对“浙江制造”标准创新要点进行解读,就任务、流程、要求、申报要素进行了说明。

  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鼓励企业在创新领域不断探索,特别是智能物联(中国视谷)产业标杆企业,要通过标准制定提高国际话语权,真正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民族企业。企业勇于扛起全省先进制造业集群萧山担当,要积极开展标准化试点,积极探索新型标准化模式和方法,推动链主企业拓展新的标准化工作领域,深化工业视觉、自动驾驶、智能医疗等10个重点端产业标准化发展。”

  我区持续推动标准化制定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各单位共主导制定国家标准132项、行业标准222项、“浙江制造”标准103项;832家企业制定企业标准 2808 项。2022年全区企业制修订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15项、“浙江制造”标准19项。有91名专家加入75个全国标技委(分委)承担委员;2022年度共采集了2169家规上工业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品字标”企业、“浙江制造”标准起草单位及限额以上服务企业数据,投入标准化经费4.89亿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经济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公益
   第07版:生活
   第08版:财经
   第Z01版:渔浦义桥
   第Z02版:专题
   第Z03版:影像
   第Z04版:综合
我区推动构建“中国视谷”全产业链标准体系
第一产业集团杭州空港智慧产业园一期投入运营
荣盛石化与沙特阿美签署多项战略合作协议
用“萧山标准”助推高质量发展
萧企一员工获聘首批“杭州市企业薪酬分配指导师”
信息港小镇企业拼便宜项目入选中国企业品牌创新成果
萧山落地全市首笔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证保险
北大信研院、鲁尔物联、微纳核芯联手推进芯片研发
区发改局组织开展金融稳经济促发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