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05日 星期二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里人的悠然田园梦 还需再等等

  ■社会评论员  张旭

  “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围城外的人想进来,围城里的人想出去。”这是钱钟书所著长篇小说《围城》里非常著名的一句话。

  日前,话题“城里夫妻租农房养老,村民拿来租金进城买房”冲上热搜,上演了现实版“围城”。

  城里人退休向往农村,更多的是追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空气清新、风景优美、有山有水,种点小菜、养点小鸡小鸭,还能随时和邻居唠唠嗑,与城市相比,农村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吸引一部分城市退休老年人去农村养老。不仅是老年人,余杭区黄湖镇的网红乡村青山村聚集了不少“新村民”——年轻的自由职业者。尤其是这几年数量快速增长的短视频拍摄者,对于工作环境限制较小的他们而言,乡村安静的环境和较低的生活成本是重要因素。

  从城市去农村,这背后是农村的快速发展。随着国家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众多村庄正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方向前行,农村生活环境在不断改善。尤其是,一些拥有优质山水禀赋,并且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的村庄,成了城里人“返乡”的首选,进而逐渐形成了人气旺的网红村庄。

  村庄这么美,是否出现了大量城里人去农村“住一住”的现象?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依然没有减速。过去五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60.2%提高到65.2%。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表示,从人口流动的方向来讲,中国的人口仍然持续在从农村向城市尤其是沿海城市流动,再从小城市向大城市流动。从某种程度而言,城里人去农村定居依然是小众。

  城里人去农村定居,很多时候理想很美好,现实却有很多“骨感”之处。

  比如房子不能买只能租,还存在交通、医疗、购物以及居住环境本身等制约因素。特别是在农村,老人突发疾病,因交通不便错过黄金抢救期的事情时有发生。不仅如此,来到乡村也意味着需要适应新的生活圈子,同事、朋友甚至家人都不在身边。

  之前也有一位老人分享在农村居住一年后回到城里的故事。买些肉蛋禽鱼需要去很远的镇里,看病配药还要费劲去县里,种在地里的蔬菜还没成熟已成鸟儿和虫子的口中食。他直言,去农村定居必须要有一个基本的农村生活经历,最好是具备丰富的农村生活经验。

  当然,随着乡村基础条件不断完善和国家政策鼓励,今后城里人去农村定居将会是一个“热门选项”。

  日前,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实施方案》,动员能人回乡建设,并进一步健全县、乡、村服务体系,让更多在外能人想回来、回得来、留得住、干得好。

  而像义乌,则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全国试点。有效解决问题,积极出台政策,这为城里人向往农村找寻路径。

  正如一位网友所言,如果没有房东违约风险、村民和谐友善、医疗又能跟上、网络和快件都能寄到,他也想这般看看山水种种花。我们期待在未来,城里人的“采菊东篱下”田园梦更加现实和美好。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镇街
   第04版:时评
   第05版:专题
   第06版:天下
   第07版:新媒+
   第08版:文化 漫谈
社区食堂转型送外卖 公益与盈利可否“双赢”
城里人的悠然田园梦 还需再等等
追星需谨慎 钱包要看紧
让更多人爱上非遗 传承方能后继有人
别样迎新 有心意又有创意
家长学校开课 应主打高质量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