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产生的飞沫核传播;出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应及时检查是否得了肺结核。
肺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结核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痰检有结核菌的病人有传染性,具有传染性的病人通过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产生的飞沫核(微小颗粒)传播结核菌。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核就会形成结核感染,感染结核菌的人如果抵抗力低或感染菌量大、毒力强就可能得结核病。
一般连续2周以上咳嗽、咳痰,或痰中带血通常是肺结核的主要症状;如果对症治疗2周无效,或同时痰中带有血丝,就有可能是得了肺结核。
坚持规范治疗,绝大部分肺结核病人能够治愈,并能有效预防耐药结核病。
我国对肺结核病人实行免费检查和免费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病人应到所在地的结核病定点医院或者结核病防治机构接受规范检查和治疗。
对一般肺结核病人采取为期6~8个月直接督导下的短程化疗,是当前治疗结核病的最主要方法。规范治疗2~3周后,病人的传染性就会大大降低。得了肺结核病只要坚持规范治疗,绝大多数结核病人是可以治愈的。按照医生要求,坚持全程、按时、按量服药是治愈的最重要条件,耐多药或广泛耐药结核病的治疗疗程通常需24~36个月,而且,治愈率较低。
传染期肺结核病人应该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必须外出时应佩戴口罩。
成年人的正常血压为收缩压≥90mmHg且<140 mmHg,舒张压≥60mmHg且<90 mmHg;腋下体温36℃~37℃;平静呼吸16~20次/分;心率60~100次/分。
正常成年人血压收缩压大于等于90mmHg,小于140 mmHg,舒张压大于等于60mmHg,小于90 mmHg。白天略高,晚上略低,冬季略高于夏季。运动、紧张等也会暂时升高。脉压是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值,正常为30~40 mmHg。收缩压达到130~139 mmHg或舒张压达到85~89 mmHg时,称血压正常高值,应当向医生咨询。
成年人正常腋下体温为36℃~37℃,早晨略低,下午略高,1天内波动不超过1℃,运动或进食后体温会略微增高。体温高于正常范围称为发热,低于正常范围称为体温过低。
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呼吸频次为16~20次/分,老年人略慢;呼吸频次超过24次/分为呼吸过速,见于发热、疼痛、贫血、甲亢及心衰等;呼吸频次低于12次/分为呼吸过缓。
成年人正常心率为60~100次/分,超过100次/分为心动过速,低于60次/分为心动过缓,心率的快慢受年龄、性别、运动和情绪等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