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王俞楠
最近恒温水壶的“毒胶水”事件在网上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事件起初是因为搜狐千里眼的报道,江西九江,多名家长反映在自家中使用的婴儿恒温壶底部凹槽内,意外发现了残留的白色软胶。
其中陈先生提到家中使用的,正是一款在市场上颇受欢迎的孕贝品牌婴儿恒温壶。这款恒温壶已经陪伴家庭长达1年6个月的时间,一直作为宝宝日常饮水的必需品。发现后,陈先生立即联系了客服寻求解释,但遗憾的是,并未得到令他满意的答复。
消息传出后,不少网友还选择拆砸家里的婴儿恒温水壶,看看其底部到底有没有白胶。一些玻璃一体的恒温水壶因为该事件还被网友哄抢,导致纷纷涨价,有些涨价幅度甚至过百元。
为何面对该事件会有消费者有如此激烈的反应?
一方面,这是一个食品安全问题,另一方面,作为给孩子泡奶粉、喝水的“神器”,恒温水壶颇受母婴市场欢迎,几乎是家庭必备产品。其质量问题,受到影响的更多是婴幼儿。这也极大地触动了家长们心中绷紧的安全绳。
面对食品安全问题,我们更多地应该去深究背后的原因,需要市场监管部门入手,或者品牌做出相应的解释,以及后续问题如何处理等等。而相比这些本应该去关注的问题,网上更多的是添油加醋,让“毒胶水”的风继续在所有家长心中越刮越烈,这也进一步导致了拆砸、涨价等事情的发生。
其实,“胶水”是有国家标准的——《GB4086.11—2023国家标准中食品接触用橡胶材料及制品材料标准》。在制作中,因为需要将玻璃壶体与底部不锈钢发热盘紧密结合,往往需要借助胶水等粘合剂进行固定和密封。而正规厂商这个胶一般用的都是符合上述标准的硅酮胶。这个胶非常稳定,也非常安全。
也有科普博主专门去找了美的、九阳等几个知名品牌的恒温水壶,开门见山地找客服询问“非一体玻璃水壶有没有打胶”。其中美的、九阳等品牌也是大方承认,并且还做了个硅酮胶的小科普,并晒出了产品的检测报告。
这也证明了很多正规厂商的产品还是安全的,“毒胶水”事件其实本身也是“偶发”的食品安全问题。
当然,对于这样的食品安全问题不能不重视,也应该重视。但不能任其以偏概全、以点带面、小事放大,引发恶意、过度炒作,而模糊了视线。有关部门和企业更应该及早站出来,承担责任。
母婴产品的赛道一直具有更高的关注度和敏感性。或许我们更应该仔细想一想这场“闹剧”是谁在背后推波助澜,又是谁希望看到我们这样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