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30日 星期一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共绿地”莫成“私家菜园”

  ■社会评论员 张旭

  日前,有网友在萧内网论坛上留言,称萧山有一小区内原先市政种好的草坪,如今成了别人家的菜园。菜地边上的绿化树木陆续都死了,旁边的竹林也被砍了做成黄瓜架子。

  小区“公共绿地”变成个人“私家菜园”,这引起了网友的广泛热议。在众多留言中,有认为种草种菜不都是绿地,没什么不好;另一方观点则认为本质是侵占公共资源,不管是荒地还是草地,个人都没有权利去占用。

  虽说居民对占用绿地种菜的看法不一,但是从法律角度而言,单个业主显然不能私自占有公共绿化用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七十四条的规定,建筑区划内的绿地,属于业主共有,但是属于城镇公共绿地或者明示属于个人的除外。因此,小区公共绿地是属于所有业主共有的,任何业主都无权擅自改变其用途,更不能私自占用。

  其实,公共绿地变成私人菜地,类似于现实版的“公地悲剧”。少数人将公共绿地变为自留地种植蔬菜,从长远而言,这种行为破坏了公共资源的可持续使用,影响了其他业主的利益和小区的整体环境。  纵观国内很多案例,公共绿地上种菜引发的矛盾不少。比如,施肥产生的味道、低层住户面临虫子多以及遗留的一些其他垃圾,最主要的是侵占了平时居民休憩的公共场所。

  对于侵占公共绿地种菜的行为,严厉打击无可厚非。然而我们不难发现,打击的背后却存在“公共绿地”变成“私家菜园”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周而复始”。

  小区内种菜,从眼前看是物业公司管理不到位造成。有的物业甚至对公共绿化“不上心”,绿地变“荒地”,让居民有了“开荒”的机会。正如网友提到,杂草丛生还不如种菜看着干净整齐。而从深层次而言,这背后或许隐藏着居民心中的“田园梦”。爱种菜是流淌在农耕民族血液里的基因。有细心的网友从图片中发现,开头案例所在地是萧山的一个安置小区。从村民到居民,尤其是种了一辈子地的老年人,“恋地情结”非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种菜成了唯一的爱好。在他们的眼中,现代化小区满足不了种菜的强烈需求。

  一味地严堵下,是否有“疏”的办法,既不影响小区景观和居民生活,又能圆部分居民的“城市田园梦”?其实一些地方已经在探索了。广西柳州一小区把部分绿化带分给了业主种菜,还规定了能种啥不能种啥、施啥肥等。最后种出来的菜整整齐齐,远远望去就像一个平实粗犷的伊甸园。当然,作为公共空间,所规划的“共享菜园”必须是业主一致同意的,不然又会产生同样的矛盾。

  绿地是居民共同的生活空间,也是小区的美丽点缀。维护共有的绿色空间,莫让“公共绿地”变成“私家菜园”,其实质正印证了一句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专题
   第04版:时评
   第05版:综合
   第06版:天下
   第07版:太阳花
   第08版:教育
   第A01版:渔浦义桥
   第A02版:专题
   第A03版:专题
   第A04版:专题
   第B01版:今日瓜沥
   第B02版:专题
   第B03版:专题
   第B04版:航坞
村歌唱响萧山人的幸福生活
食品安全问题 不能过度炒作
不必一味追求打造“网红打卡地”
是否禁止携带方便面 “堵不如疏”
这次“变身” 值得点赞
“公共绿地”莫成“私家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