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小学408班 汪锴奕
看完电影《潮》,那声“决堤了”的呼喊,在我心中久久不散。生长在钱塘江畔的沙地人,常年饱受潮灾困扰,面对汹涌的潮水,他们没有退缩,而是肩挑手扛,日夜不停地挖土、筑堤,风雨无阻。他们用血肉之躯,硬是在潮水中夺回了土地,实现了“向潮水夺地、向海涂要粮”的壮举。
影片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亲切的乡音。与别的影片不同,《潮》将萧山方言作为主要对白,仿佛是我的太爷爷太奶奶正坐在我身旁,用熟悉的土话向我讲述他们年轻时围垦的故事,格外亲切。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不仅让电影成为一部鲜活的历史记录,更是一份对家乡文化的深情致敬。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画面,是在最后一次尝试围垦时,大雨倾盆,人们前赴后继,扛着草包冲向决堤的口子。我握紧了双拳,仿佛置身其中,与影片中的人们一起与汹涌的潮水抗争。心中不断呐喊着:“不能向潮水屈服!不能向潮水屈服!人定胜天!”当潮汐之树出现的那一刻,我的眼眶湿润了。成功了!他们真的做到了!此刻,我深深感受到了萧山人的坚韧与不屈,也真正明白了什么是围垦精神。
围垦精神,是一种不畏艰难、永不放弃的信念,是一种用双手改变命运的勇气。它告诉我们,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实现梦想。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虽然不用像老一辈那样去挑土筑堤,但我们同样需要这种精神。让我们铭记围垦历史,奔竞不息,勇立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