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评论员 俞海波
“杨幂发表论文”的话题,近日登上社交媒体热搜榜。经媒体核实,杨幂的论文《浅谈影视剧中演员创作习惯——以电视剧<哈尔滨一九四四>为例》确实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4年第六期上发表。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是由国家广电总局主管,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主办的学术月刊,被收录于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北大中文核心,是正规的学术期刊。杨幂的论文被收录在“交流之窗”栏目中。
网络热议的第一点,是杨幂发表的论文是否具有学术价值,够不够格在期刊上发表。“交流之窗”栏目显然就是交流心得体会的地方,文章的具体内容还未公开,但是作为相关电视剧的参演者,杨幂当然是有资格谈一谈切身体会的。而且在演艺界,杨幂入行很早,演绎了众多角色,拥有丰富的演艺经验,写出一篇经验之谈乃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不过多年来在大小屏幕的曝光,也让大众熟知,杨幂女士的演技算不上出类拔萃,而且长期呆在舒适区,演技有模式化的嫌疑,这是网友对其论文质疑的主要根据。著名表演艺术家鲍国安先生也曾发表过扮演曹操心得的论文,他的文章就无人质疑。因为他老人家就是曹操形象最经典的演绎者,演技精湛,大家都服气。甚至有人说,如果真实的曹操不是长鲍老师这样的,那一定是曹操长错了。可见,打铁还需自身硬,能让质疑者闭嘴的,还是自己过硬的业务能力。杨幂女士这方面稍有欠缺,难免要引起争议和质疑。对这些声音最好的回击,还是要拿出好的作品,让人心服口服。
热议的第二点,是为什么大众对演艺圈人士搞学术,普遍带有负面印象。其实,大众对演艺圈人士的一般印象,就是不学无术。这可不是群众造谣污蔑,是有些从业者自曝其短。演艺圈人士里,有说自己三十几岁还不会四则运算的,有喜欢用繁体字发状态却错误百出还搞出“诺贝尔数学奖”笑话的。某位当红女星,因为会解二元一次方程,就被誉为“学霸”“数学天才”,搞笑的是旁边还坐着一堆连方程都不会解的明星们……
甚至于某男星,一位北京电影学院博士,在直播时竟然暴露自己不知道知网,令网友大为震惊,进而怀疑其博士学位的含金量:影视表演类的博士大概率学术要求比较宽松,但是总不至于连论文也不写,学术资料也不查吧?
有了这些经典案例,也难怪大众要对演艺圈人士搞学术抱有质疑讽刺的态度了。沽名钓誉,说的就是这种现象。
同样是读博士,一般人往往要苦苦求索,学秃了头,才能出一点成果;有人轻轻松松就能毕业,同时还能轻轻松松地挣大钱。这让人情何以堪?闷声发大财也就算了,偏偏还要上网卖弄,那大家不骂你骂谁?
当然,大众对真心求学、不走捷径的演艺圈人士并不反感。张静初女士在美国电影学院导演系求学,每天在直播间里沉浸式学习,学习时间长达12小时,就赢得了广大网友的一致好评。张女士是演技实力派,从其学习的作风来看,大概率演技也是经过认真打磨的,大家尊敬这样的人。所以演而优则学,本质上还是要有过硬的业务能力,而过硬的业务能力则需要认真努力学习,这样的因果才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