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7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朝花夕拾

小船悠悠荡来

  ■陈雄

  曾经的萧山,因为耙螺蛳而上了榜出了名的,除了白马湖畔的湖头陈村,还有西小江旁的杨汛村。

  我说来自湖头陈,但凡稍微上了年纪的,便会脱口而出,“哦,耙螺蛳的。”虽然我家与耙螺蛳的生活关联不大,但耙螺蛳就这样成了我身上的标签。据记载,最多的时候,村里曾经有数百条小船,他们日里夜里地在河湖里穿梭飘荡。

  年少的时候,我就知道。沿着村里的河流往东不断地划,在萧山城的东面,还有一个叫杨汛村的,也是因为耙螺蛳而出了名,也有着和我们几乎类似的渔耕习俗。所以,那时我便觉得我们与杨汛村有了一种特别的关联,包括姻缘。记得我们村有娶了杨汛村女孩的,也有我几位本家的姑姑姐姐,是远嫁到杨汛村的。

  一条耙螺蛳小船,便是一个水面行走的江湖。在钱塘江以南,只要有河流贯通的地方,从西陵渡起始,沿着运河远到绍兴的钱清、柯桥,小江小河里就会有耙螺蛳的小船,而这些小船的归属绝大多数便是这两个村。这些小船往往结伴而行,三三两两地散落在几米十几米的河面上。随着那耙竿不停地抽动,小船也在慢慢地有节奏地晃动,在河面上泛起层层涟漪。

  他们会在村子周围的河里早出晚归,但这很少,更多的是把船划到比较远的地方,甚至很远,因为那里的收获往往会更大一些。这时,这条船就是一个小家,有煤油灶、餐具、米和菜,还有铺盖。这样的出门需要几天,甚至一周十天,而且大多数是在春季秋季甚至冬季。

  此刻,家里的亲人也在翘首等待,等待着他们的平安回家,也等待着这满船的螺蛳满满的收获。这些成果担到镇上县上的集市,换成现钱后,这便是家里一月半月的生活开支费用和油粮补贴。

  沧海桑田,乡村巨变。当我们在临近冬至的腊月来到杨汛村的时候,整洁、美丽,和在这寒风中依然露出来的生机活力,便是我们得到的深刻印象。加上有宽阔的西小江环抱,有清澈的村河贯村而过,杨汛村就越发显出渔耕水乡独特韵味。

  在杨汛村文化礼堂,渔耕馆和乡贤馆都是别具一格,一件件渔耕生活的历史陈列物和历史照片,猛然间就会勾起我们这些水乡人的许多回忆。而对未曾经历或体验过的来访者,每一段文字和每一张照片,每一件似乎还带着使用过人印记的物件,则是对那渔耕生活最形象的展示和最直观的介绍。

  当农村,所有的小船都被拖上岸成为历史的时候,很庆幸,杨汛村的村中小河里,每家每户的河埠头都还有小船靠着系着,放眼望去,数十条螺蛳小船俨然成为一道风景,也俨然是关于耙螺蛳人的一个个故事。也许明天清晨,那通往西小江的闸口一放,这些船儿就会鱼贯而出去往各地,继续书写关于营生、关于生活、关于致富,也关于水乡文化的各类故事。

  应该庆幸也感谢,杨汛村让耙螺蛳这个行业焕发着生机,而且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保护和传承。

  在杨汛村,我看到一条耙螺蛳小船从历史的画面里划来,又从容笃定地划向远方,划向未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朝花夕拾~~~
~~~
闲坐烹茗~~~
湘湖诗会~~~
背包揽胜~~~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广告
   第05版:湘湖周末
   第06版:梦笔桥
   第07版:湘里坊
   第08版:财经
   第A01版:渔浦义桥
   第A02版:专题
   第A03版:综合
   第A04版:专题
小船悠悠荡来
警惕,关系中的毒
河底的鹅卵石
伞那边
新疆独库公路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