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17日 星期一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铜梁龙舞:
舞龙火起

  ■北干小学 603班  孙诗涵

  指导老师  叶丽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故乡重庆,最让我魂牵梦萦的是那划破长夜的火龙。听老人们说,五百年前那场大旱,火龙衔着宝珠自巴岳山飞来,龙须扫过的地方便涌出清泉。这则带着烟熏味的传说,让我的故乡与龙结下了不解之缘。

  铜梁龙舞兴起于明,鼎盛于清。清光绪年间的《铜梁县志》记载了舞龙的盛况:“上元张灯火,自初八九至十五,辉煌达旦……”如今,铜梁龙舞已经成了故乡重庆的文化符号与传统基因,将铜梁人的脊梁精神诠释得淋漓尽致。

  十岁那年的元宵节,我挤在人群中第一次看清了那条龙。正月里湖畔,火龙苏醒的刹那让人不禁屏息。二十多位赤膊的汉子,身着红衣红裤,擎起长龙,在震天的川江号子里迈着“禹步”。铁水飞溅的瞬间,整条龙蓦地活了,龙首在灿烂的铁花中吞吐日月,龙尾扫过处金蛇狂舞。它穿过铁花织成的瀑布时,龙须上沾满星火,仿佛衔着银河逶迤而来。它在舞龙者的手上翻飞腾跃,那震撼人心的场面,仿佛真有神龙在人间遨游。那时的我,只觉得这龙多么威武,多么美丽,多么壮观。人群的喧闹、喝彩、呐喊我充耳不闻,只呆呆地望着夜空,清澈的眼眸中倒映着一片流光溢彩……现在,我方才懂得,这看似轻盈的舞龙,看似简单的灿烂,实则带着汗水与期待,更带着一份浓浓的乡愁。

  如今,站在他乡的夜空下,我总能忆起幼时故乡舞龙掠过稻田时惊起的片片流萤。那些在火光中的身影,那些融进铁花中的脸庞,分明是淳朴的乡人用美好的期望与汗水浇筑的传奇。“铜梁龙”不是纸扎的偶像,而是期望与思念交织的,会呼吸的乡愁。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
~~~■湘师附小404班 胡唯
指导老师 华艳
~~~——读《万般滋味,都是生活》有感
~~~
~~~
~~~
~~~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调查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太阳花
   第07版:文化·影像
   第08版:教育
爷爷的菜地 我心中的乐园
扣肉不用霉干菜
忆蛇年春
笑对生活
铜梁龙舞: 舞龙火起
落日即景
电动车后座的 春日景象
春日风筝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