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19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萧山100处历史建筑建成“数字档案”

扫一扫二维码 查看更多内容

  本报讯  (记者 靳林杰 通讯员 陈力新)   近日,随着萧山火车西站旁响起了无人机的嗡嗡声,用时三周,萧山火车西站周边6处工业遗产历史建筑全部完成现场测量工作,通过地面和空中的数字化技术,实现地空720度的覆盖,详细、全面记录历史建筑的价值特色和保存现状,最终形成了精确到毫米的三维纹理模型。即使未来历史建筑遭到损坏,也可根据数字档案进行1:1修复还原。

  浙江省农业生产资料公司萧山仓库建筑群位于大运河杭州萧山火车西站段历史文化街区北部,是街区内规模最大的历史建筑组团,目前,建筑群已经整体活化为东巢艺术公园,而最原始的风貌则通过数字档案留存下来。

  历史建筑的电子档案可以在线浏览,画面上,保存完整、特色鲜明的红砖仓库建筑群通过3D建模,仿佛“活”了过来,动动鼠标,建筑群便随操作放大、旋转、前进,屋内外的设施、细节清晰可见。

  目前,我区历史建筑测绘建档采用地面+空中的模式。地面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为主要测量手段,对历史建筑的室内和立面构件的空间位置、尺寸和纹理进行精确记录,辅以全景摄影技术,更全面、直观地记录、呈现历史建筑的三维空间信息。空中方面,采用无人机对历史建筑本体及其历史环境进行航拍,并基于倾斜摄影技术进行三维重建,形成可实时在线浏览的三维纹理模型。三种测量手段相互配合,互为补充,完整记录历史建筑现状信息。

  “与传统测绘方式相比,数字化测绘技术兼备效率与精度优势,对萧山区传统居住建筑为主的历史建筑全面测绘工作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传统的古建筑档案以纸质版为主,可能只有一些地理位置、结构特点、平面图片等基本信息,而数字化的档案相当于在电脑里重新建造了一幢古建筑模型,更直观,也更精细准确。

  同时,在开展测绘工作的同时也是在保护历史建筑,三维激光扫描形成的点云数据,精度可达毫米级别,不仅有利于记录建筑的细节和价值要素,而且更容易发现历史建筑尤其是传统民居存在的结构变形隐患,如墙体的倾斜角度、柱子的歪闪情况、梁架的挠曲程度等,为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与日常维护提供精确可靠的依据。

  据了解,我区目前已有100处历史建筑完成测绘建档,萧山独有的历史记忆将完好保存在“线上档案”中。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综合
   第05版:专题
   第06版:财经周刊
   第07版:小记者
   第08版:专题
   第T01版:奔跑吧萧山!
   第T02版:奔跑吧萧山!
   第T03版:奔跑吧萧山!
   第T04版:奔跑吧萧山!
   第T05版:奔跑吧萧山!
   第T06版:奔跑吧萧山!
   第T07版:奔跑吧萧山!
   第T08版:奔跑吧萧山!
   第T09版:共富奔未来 镇街正当时
   第T10版:奔跑吧萧山!
   第T11版:奔跑吧萧山!
   第T12版:奔跑吧萧山!
   第T13版:奔跑吧萧山!
   第T14版:奔跑吧萧山!
   第T15版:奔跑吧萧山!
   第T16版:奔跑吧萧山!
   第T17版:奔跑吧萧山!
   第T24版:奔跑吧萧山!
萧山100处历史建筑建成“数字档案”
区运动会篮球赛开打
我区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调整试点明起实施
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迎来市级检查评审
聚焦“一老一小” 打造民生改善新样板
检察护航“六大行动” 助力发展提质增效
假期爱上运动,你知道如何搭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