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19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2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萧山跑出2024年援川医疗协助“第一棒”

  ■记者 盛凤琴 通讯员 章瑜

  近日,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医生刘乔勇收拾好行囊,前往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人民医院开展为期3个月的医疗援助工作,由此跑出我区2024年援川医疗协助“第一棒”。

  援川3个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为旺苍的医疗助力?

  刘医生刚到医院就去了解了医院超声科的运营情况。他说:“东西部医疗水平还是有一定差距,就医院的超声科来说,超声介入手术还处于起步阶段,这样级别的手术难度在萧山已经是一项常规工作了,如果在3个月里能够通过努力,提升当地的超声介入水平,并将当地医院需求的甲状腺、乳腺的超声诊疗经验带过去,相信超声诊疗能为当地患者的诊疗提供帮助。”

  医疗协助是两地沟通的一座“桥梁”。今年是萧山援川医疗协作的第四年,随着两地医疗协作交流的不断深化,“组团式”医疗帮扶给西部地区的老百姓带去了希望。

  目前,我区直属医院与四川省康定市和广元市建立5个结对协作,分别是区一医院结对广元市旺苍县人民医院,浙江萧山医院结对广元市旺苍县妇幼保健院,区三医院结对甘孜州康定市第二人民医院,区中医院结对甘孜州康定市民族医院、广元市旺苍县中医院。

  “东才西用”与“西才东育”并行。去年,区一医院共派出包括来自重症医学科、妇产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普外科、麻醉科、护理等6名专家前往旺苍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其中由区一医院牵头,市重点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承办的旺苍县首个“呼吸疑难病及肺部肿瘤常态化远程MDT”成立,每月定期开展疑难病例、肺部肿瘤病例讨论。

  区中医院把医院的公益项目“重塑人生脊梁”带去了四川,着眼对口地区脊柱畸形残疾人的诊断治疗,有效发挥了企业、社会组织和东部医疗机构力量,实现了“康复一人、帮扶一家、温暖一片”。如今,“重塑人生脊梁”系列公益项目还走进西藏、贵州等帮扶地区,累计受益达260余人,减免医疗费用达1000余万元。

  浙江萧山医院派出了妇科专家魏秀军到广元市旺苍县妇幼保健院开展医疗帮扶,并帮助旺苍县妇幼保健院创立了微无创中心,完善各项微无创设备,全面开展腹腔镜、宫腔镜及阴式手术。在他的努力下,当地90%的妇科手术实现了微无创,并有多项技术突破,手术例数超过2022年全年,三级以上手术明显提高。

  自2021年萧山区第三人民医院与康定市第二人民医院签订《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协议书》以来,区三医院共派出11名骨干参加对口支援工作,开展新技术新项目36项。其中,助力康定二院建成微生物实验室并成功开展微生物检验;开展小儿髋关节超声筛查,填补康定地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早期诊断的空白;顺利完成首例宫腔镜手术,实现了妇科宫腔镜技术“零”的突破;建立无创呼吸机规范救治体系并熟练运用;助力康定二院创建“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达到国家推荐标准。

  萧山助医有氛围、有力度、有成效,通过“点对点”“团队带团队”的模式,把“萧山经验”留在当地、惠及百姓,做到“人走技术不走”。据统计,2023年我区累计向西部选派专业技术人员20人,完成门急诊、会诊4276人次,完成手术529例;开展培训讲座130余次,培训人员1600余人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45项,“组团式”医疗帮扶为四川老百姓带去健康和希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两会 视点
   第04版:专题
   第05版:专题
   第06版:专题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专题
   第12版:专题
   第13版:专题
   第14版:专题
   第15版:专题
   第16版:专题
   第17版:专题
   第18版:专题
   第19版:专题
   第20版:专题
   第21版:专题
   第22版:专题
   第23版:专题
   第24版:专题
   第26版:广告
   第28版:综合
   第30版:文化 漫谈
   第31版:财经
   第32版:专题
“五大礼包”全是惠企“干货”
区慈善总会第四批爱心物资 驰援甘肃灾区
地铁四期萧山段20个站点一阶段全面开工
迎新春送温暖 区残联发动爱心人士助残帮困
萧山跑出2024年援川医疗协助“第一棒”
省级“红色物业”项目公布 萧山4个物业小区上榜
保质保量按时高效安全普查 规划资源萧山分局获省级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