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俏君 通讯员 曲特 图片由红山农场提供
初夏时节,红山智能制造园区建设如火如荼,一幢幢安置房拔地而起,农业公园的蓝图正在擘画……
2024年,作为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核心启动区的红山,借势临空这千载难逢的战略契机,顺势拥抱“数智浪潮”,重塑红山的形态、业态和生态,以硬核担当开启了一场释放新质生产力的“攀登行动”: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058万元,完成目标任务180.6%,其中完成工业投资12373万元,完成率123.7%。财政总收入完成4.58亿元,同比增长50.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4亿元,同比增长46.2%。
在大手笔“腾笼换鸟”的同时,红山逐步由破转立,努力重塑全域空间、强劲经济发展动能和优化城市功能配套。
2025年,这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临空从起势到扬势的关键之年。红山农场正紧紧抓住借势临空、借梯登高的历史机遇,继续传承发扬“红山精神”,努力把红山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临空样板!
大手笔“腾笼换鸟”
逐步实现全域空间重塑
作为萧山唯一一个集体所有制农场,红山农场建场50余年来,从盐场到农场,再到工业重镇,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成为萧山改革开放的“三面红旗”之一,一路总是伴随着与潮共舞的荣光。
自红山被纳入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核心启动区,全新的地标又赋予了再次出发的强劲动力。回顾临空经济示范区提能升级两年来,红山一直是示范区改革与发展的“窗口”,不仅是核心启动区块,是大征迁主战场,更是临空智能制造园区和生物医药园区的主阵地。
“农场必须从乡镇级工业园向高能级平台核心区块转换,必须改变‘传统农村’面貌,向‘现代新城’转型。我们深知,唯有主动融入临空发展大局,才能抢占先机。”
农场党委书记沈光夫谈道,对于红山来说,“腾”与“清”的任务重、时间紧。自示范区启动万亩大征迁以来,红山就坚定不移贯彻“融入大临空、建设新红山”发展战略,掐好“腾、清、通、建”四字诀,通过大手笔“腾笼换鸟”,积极盘活低效土地资源,逐步实现全域空间重塑。 启动大征迁是“腾”与“清”的关键一步。前期,红山集中精兵强将成立征迁指挥部,征迁工作人员与时间赛跑、与困难较量,坚持“5+2”“白+黑”的工作节奏,加快企业、农户征迁评估签约,为下一步“腾笼换鸟”赋能。
经历两年多的空间重塑,红山为再度翻红做足了功夫。截至目前,已累计征迁约1/5的农户,近2/3的企业,腾出用地空间2700亩。2025年,红山将继续推进企业征迁扫尾,指导帮助企业做好各项工作。
由破转立 迭代高质量发展新业态
求实、求新、求变,是红山不变的精神内核。自从红山主动拥抱临空经济,目前已完成了从乡镇级工业园到高能级平台核心区块的“关键一跃”,并以“改革先锋”的新角色重新崛起。
红山农场党委副书记、场长陶柏勇表示,时代在变,作为“老先进的”红山必须紧跟工业变革浪潮,围绕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两大产业,紧盯专精特新、带动力强的相关潜力项目,才能推动全域产业业态、城市业态、创新业态迭代升级,成为“新样板”。
回顾2024年12月,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四季度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在红山农场举行,集中开工的20个重大项目15个产业项目中,有10个在红山。这些项目包括智慧厂房、生物科技谷能源中心、稀土复合功能材料、精密零部件等。新动能的注入,也标志着红山区块破立并举开启了“立”的崭新篇章。
随着一大批招引项目的落地,此前腾挪出的产业空间,绝大多数被新项目装满了。接棒新一轮产业迭代升级过程中,红山也顺势描摹了新的发展蓝图:
目前已规划出智能制造园区、生物医药园区和生活小镇3个区域,累计已招引落地项目20个,其中产业项目10个、标准厂房项目8个、小微园区类2个,用地712.6亩,计划总投资约82亿元。
其中,晟红产业园预计将建设三幢标准厂房和一幢实验楼,总建筑面积达7万余平方米,定位为“高轻新型”医疗器械及精密机械制造产业园。启用后,这里将为中小微智造、医药企业提供“拎包入驻”“抱团发展”的服务环境。
离晟红产业园向东不到一公里,即将建成的红山小微企业产业园,也由浙江红山集团公司投资建设。这是农场近年来投入资金最多、建设体量最大的工程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建成后将引育新型优质企业,助力红山新一轮发展。
谈到小微园区的建设,红山农场党委委员吕斌深感责任重大:“场党委果断决策成立专班、组建专业团队,不仅以短平快的节奏做好前期工作,还通过上中下全方位协调推进工作,并以精准严策略盘好资金、效率、风险三笔大账,目的就是持续壮大农场集体经济。”
位于红泰六路的智能制造标准厂房项目,正在抓紧建设中。该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0亿元,用地面积62.8亩,总建筑面积超12万平方米,旨在打造集研发、生产和生活一体化的智慧园区。 作为数智机床产业路上的探路者,川禾机械今年年底有望入住智能制造园。
“今年,我们提前在半导体、人形机器人轴承等细分行业发力,截至5月的接单量比去年同期增加70%。园区新项目总投资1亿元,拟建设年产量2000台数控车床、平面磨床、自动化桁架生产线。交付后,我们将拥有3个生产基地,产能必将大大提升。”川禾机械总经理徐永成表示,将奋力跟上中高端智能制造浪潮,朝着世界级智能机床品牌努力。
除了智能制造,红山的生物医药行业也有风生水起之态。一栋栋白色外立面、现代风格楼宇矗立在凤凰生命科学园内,这里占地118亩,总建筑面积约20.5万平方米,产业方向聚焦生命科学、生物科技、医疗器械及合成生物学四大产业方向。
据凤凰生命科学园首席执行官吴振华介绍,第一批将入驻11家企业,主要是医疗机械、生物制造和生物医药研发型。如今,嘉树、Alamar(爱拉码)、Kayford(孚德)等3家企业开始入场装修,预计今年年底前绝大部分入驻企业可投入运营。
由破转立,是红山必须下好的一盘产业棋。2025年,红山将继续借势临空高质量发展浪潮,抓“招引”求质效,通过构建链式产业生态,培育高质量产业空间。
赓续“红山精神” 构筑全域共富幸福场景
“艰苦创业、真诚实干、勇于竞争、乐于奉献”,这是红山精神的内核,放在新时代背景下,依然不过时。
“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我认为社区工作就好比是板盐的制作过程。取咸泥就意味着要向下扎根,从基层中来,到基层中去。” 继今年3月召开红山农场老年志愿宣讲团座谈会后,今年4月又马不停蹄地开启“红山精神与青年担当”青年宣讲大赛,两者仿佛一场隔空对话,回应了新时代的“红山之问”。
那么,在红山农场融入临空经济示范区这样一个重要时期,红山人和新红山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文化?
红山的回答是明确的,就是创新活动载体,用更新颖的形式在新一代中扎根开花。农场举办了“共贺华诞 情暖重阳”庆祝重阳节大会暨夕阳红艺术团成果展演、庆祝第115个“三八”国际妇女节暨工间操比赛、“传承围垦精神 赓续奋斗血脉”集中观影活动、“活力红山·乐享运动”庆“五一”职工趣味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了众多的参与者。
同时,为积极响应时代号召,吸引更多青年汇聚红山,成为创新突破的主体、发展征程的主角、奋起腾飞的主力。
今年4月15日,红山农场召开了青年发展大会暨群团工作会议,并发布了红山农场群团2025年六大标志性活动,包括第37届卡拉OK演唱比赛、青年羽毛球赛、青年宣讲大赛、趣味运动会、广场志愿服务和联谊交友。这也将为红山不断扩大青年“朋友圈”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契机。
在红山奔竞在临空经济的新赛道时,始终不忘共富惠民的初心,不少过去难以实现的民生工程都取得了实质性突破,真正让农场百姓享受到临空经济发展的新红利:
红山安置房一期规划体量达22.3万平方米的史上最大手笔的“安居计划”目前已初现雏形;农场还将打造一个集养老、康复、门诊、医技及其他养老配套于一体的养老服务中心;一个占地约707亩,融田园跑道、休闲露营、垂钓采摘、生活超市于一体的农业公园在抓紧建设中;深受老年人关注的生态公墓已正式启用。
如今,随着各项民生工程的落地推进,以及贴合红山新定位的项目招引落地,红山的功能配套进入提升通道,城市形态也迎来“蝶变”。
展望未来,红山还将继续推进现代社区、未来社区建设,深入挖掘辖区特色文化资源,并多措并举建设共同富裕临空生活小镇,让居民的幸福底色越来越浓。
这或许就是红山回应新时代里如何更“红”的真诚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