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16日 星期二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尔滨热”的背后 人文和热情缺一不可

  ■本报评论员  李沅哲

  这个冬天,哈尔滨无疑成为旅游界的“最强王者”。据统计,元旦3天假期,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据同程旅行数据显示,哈尔滨、漠河、白山、延吉等地的假期旅游热度同比涨幅均超过100%。这“冬天里的一把火”以燎原之势从北方延展到南方,想必与东北人骨子里散发的真诚热情不无关系。

  基于东北目前在文旅圈的影响力,“人文热情”或许是一个更具有精神象征的表述。“人文”与“热情”二者缺一不可,越来越体现当下年轻人对旅游“质”的追求。小众文化,是提升旅游竞争力和丰富城市内涵的重要“增量”。中央大街上,哈尔滨请出神秘的鄂伦春族接待“南方小土豆”。鄂伦春族是东北地区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乘鹿出入。元朝时,鄂伦春人被称为“林木中百姓”“北山野人”,歌曲“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唱的正是这一神秘的民族。“尔滨”让游客在感动之余,也领略到北方游猎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互动之中显温情,更见诚意。随着东北哈尔滨与广西“小砂糖橘”的甜蜜互宠爆火网络,全国各地的小朋友都按捺不住了,还掀起了一阵“南方小土豆”“南方小当归”“小龙虾”等网络互动热潮,全国各地的小朋友宛如走亲戚一样,跨越山高水长,享受到北方独有的冰雪风景和东北人的热情好客。“人造月亮”“土豆大棚”“冻梨摆盘”“飞马踏冰”“暖房”……一系列操作实力“宠粉”,一声“尔滨”亲切回应“宠溺”。

  其实,“尔滨”的大火,还主打一个“听劝”,面对游客对行李寄存问题提出的建议,哈尔滨文旅方面抢抓落实,提升服务意识,充分满足消费者的诉求。在此前的“退票风波”中,哈尔滨多家酒店发出“合理定价、明码实价、不欺诈消费、不价外加价、不随意涨价、不变相涨价、不哄抬价格”的倡议,要让远道而来的贵宾在哈尔滨收获美的享受、找到家的感觉。试想,如果没有处处为民着想的真诚,就不会有源源不断的游客。只有满满的真情温情,才能留住更多的“回头客”。

  “尔滨热”并非偶然。“养在深闺”的哈尔滨有着厚重的文旅积淀,已连续举办40届的国际冰雪节,冰雪大世界已开园25年。这么多年来,哈尔滨人在琢磨冰雪经济这件事上下了不少功夫。从最早的“冰灯笼”到1985年的“冰雪节”,从冰雪迪士尼再到冬奥会引燃的冰雪运动,哈尔滨不断探索尝试,一步步见证冰城的崛起。现在看来,这既是踩准了机遇,也是瞄准游客需求解锁了新潮玩法。

  2023年的淄博,2024年的哈尔滨,东北的文旅热情为旅游业增添了一抹独特的文化色彩,可谓是给全国各地的旅游城市打了个样儿。自媒体时代,文旅业若要从“一时火”做到“一直火”,除了要做好旅游产品的创新,真诚的交流互动,还需放下短期的利益厚积薄发,放长远、重温度、见情怀。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时评
   第05版:专题
   第06版:天下
   第07版:新媒+
   第08版:文化 悦读
   第Z01版:宁围月刊
   第Z02版:重点工作
   第Z04版:村社专栏
文创新街区 “火得更久”才重要
弘扬传统文化 守正才能出新
“鬼秤”有鬼
电影票试点可退 这招倒逼机制有点“狠”
“尔滨热”的背后 人文和热情缺一不可
“给所有学生过生日” 为这份教育的温暖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