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靳林杰
刚刚过去的周末,不少萧山人又找到了好去处。随着海鸟·西湘里文创园正式开园,西山文化节、聚聚市集成了开园期间的重头戏,可打卡可抽奖,活动的核心便是吸引更多人“来玩”。显然,要打响流量的第一炮,才能有持续发力的动能。
不得不说,新园开园,热度不低,在多个社交平台上,西湘里文创园都有不少的关注度。如此看来,开园的第一炮算是打响了。
作为老工业厂房改造的文创街区,西湘里文创园是有历史的地方,前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建造的大唐玩具厂,对于不少老萧山人来说,可以打一波情怀牌,而对于更多的新萧山人或是年轻的一代萧山本地人而言,感受“历史红砖”、探寻“工业印迹”,打卡找寻更适合拍照的地方,找找文创园有什么好吃好玩的,可能更为实在。
事实上,当下打造文创街区的地方不少,但是能够真正成为城市地标性“打卡点”,终究需要在这条赛道上闯出一条自己的道路。
如今在我们萧山本地,说到文创街区,大家会立马想到东巢艺术公园,但东巢的人气也不是一日练成的。同为老仓库和楼房改造的现代文创街区,如今东巢已经有了艺术展览场馆、音乐剧场、特色餐馆等功能性建筑,还有热热闹闹的街边市集,越来越丰富的功能业态,让东巢能够持续火下去。
那么再来思考西湘里文创园的未来。仔细看来园区定位,是一个融合文化、办公、商业、活动的开放式邻里社区。显然,像开园文化节、市集这样的活动,并不是其长久配套,或许当这样的活动结束,专注办公和商业才是常态。目前该园区内业态专注视频内容制作、网红直播中心、网红社区商业等,如此来看,发展的路子已经初步选定,未来如何走得更远才是要深思的问题。如何才能“火得更久”,而非过了开园这段日子,大家再想起西湘里文创园,只剩下淡淡的记忆,早已忘了曾经火热过。
以目前较为突出的问题来看,是不少网友前去打卡都发现的停车难问题。对于一个需要人流量的文创园而言,提升交通便利性显然是需要考虑的。如何尽快解决市民游客们的需求,让前来文创园的人都感受到便捷,方能使其成为真正的“家门口好去处”。
作为政府部门,既然已经将西湘里文创园作为重点项目进行改造,那改造完成显然只是万里行军第一步。虽说万事开头难,以目前反响来看,算是已经开了个好头,的确是个好兆头,但接下来怎么做才是终极命题。若只是高调入场,前期轰轰烈烈,后期没了声音,这样虎头蛇尾的提升项目显然就失去了改造的初衷。
纵观园区的发展前景,是希望市民游客可以到工业风咖啡馆享受时光,到电商直播基地参观网红直播,到西山游步道沐浴阳光,到口袋公园和家人一起玩耍小憩,如此一看,的确是让人心动的未来。有景色有情怀,既然如此,希望理想的情景都能照进现实,让西湘里文创园真正火起来,真正能够火得更久。
所以我们要认可开园的热度,要认可改造是成功的。同时,也对其抱有信心,也要冷静思考园区的未来,如何走得更远,如何走进更多人的心里,是下一阶段要回答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