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12日 星期二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铁坐到站,公交送回家”的民生意义

■社会评论员 顾俊民

  “地铁坐到站,公交送回家,真是太方便了!”1月5日上午10点,家住西湖区转塘街道外桐坞村的张玲,从刚开通的地铁6号线象山站A出口出来,在公交象山站坐上了新开通的331路区间车,20分钟后,在村口的公交车站下车。而以往她路上至少换乘两趟公交车,不堵车起码也要一个半小时。方便是“地铁+公交”带给寻常百姓最朴实的感觉。

  到去年12月30日,杭州地铁线路总长度达到306公里,实现十城区和钱塘新区轨道交通全覆盖,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也首次接入轨道交通。与此同时,直接关系到老百姓出行便捷性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也再次引起社会关注。比如,杭富线通了,颐景山庄、上林湖一带的住宅区如何分享“地铁快捷便利”的红利,这就需要有公交车的接驳。因此,公交集团做好地铁接驳工作,一来可以减少乘客的等待时间和在途时间,二来既发挥了地铁效应的最大化,又方便了群众。这其中的民生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目前,杭州公交正在积极做好地铁线的公交配套工作,拟构建地铁站周边3公里内住宅区“零距离”的接驳体系。这对距离地铁站有点远的住宅小区无疑是一大福音。如果“零距离”的公交接驳体系形成,将实现“地铁+公交”的效益最大化。同时,便捷的城市公共交通格局,不仅带动了城市变化的日新月异,也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观念。因为它让人们分享了更便捷的都市生活、更高品质的人居环境。

  “地铁+公交”,这一城市公共交通格局因为便捷,成为市民出行的首选。乘坐“地铁+公交”出行,经济实惠,性价比高,既减少了小车使用频率,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城市空气的污染,还较好地改善了城市交通的拥堵现象。

  显然,“地铁+公交”的城市公共交通格局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便我们“择一处舒适, 取一处繁华”。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湘论
   第04版:亚运
   第05版:专版
   第06版:镇街
   第07版:民生
   第08版:汽车周刊
特殊时期,“平安”才是最大的年味
汇聚奋进新时代的慈善力量
校园“智慧安防” 值得点赞
如此“验证”
老宅保护和文化传承应“双赢”
“一地双收”既是创新也是担当
“地铁坐到站,公交送回家”的民生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