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2日 星期二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茶出圈带飞茶经济

  ■本报评论员  李沅哲

  日前,一年一度的南宋斗茶大会举行。这次斗茶大会选址于庄重风雅的德寿宫,斗的是非遗“点茶”的技艺,大大小小的茶人穿汉服沉浸式“斗茶”,演绎了宋代文人喝茶的场景。说起来,让茶人自豪的是,南宋斗茶大会连续举办了十一届,疫情也不曾中断。可见,茶的出圈离不开一座城市厚重的历史支撑,也离不开文旅产业的赋能。

  《封氏闻见记》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客来敬茶,茶叙外交,是中国千百年来不变的传统。在亚运会以及重要的外交宴会上,品茶、点茶、炒茶、茶舞曲等中国茶的身影频频出现。“名茶之都”下的茶产业在亚运会的加持下,无疑迎来了新的蜕变升级。

  正如“点茶”文化盛兴于宋,西湖龙井产于西湖山区的龙井,茶品牌需有文化的共识。“永兴红”是萧山近两年新推出的茶品牌,“永兴”不仅是萧山曾经的地名,更蕴含着跨湖桥先民划着独木舟求生存、求发展,刚健务实、开拓进取、勤思善变的精神。亚运期间,永兴红茶礼盒以及萧山非遗古法制茶体验项目入驻了几家亚运保障的酒店,为外国友人带去了中国传统茶道体验。眼下秋冬,正是喝红茶的时候,萧山本土品牌“永兴红”在赛事红利下也销出了喜人战绩。

  茶产业发展需要跟着市场走。杭州市的市花桂花,在亚(残)运会上呈现给世人大把的惊喜,“桂冠”“蟾宫折桂”“逐梦折桂”衍生出了桂花经济。桂花龙井、桂花红茶瞬间暖了心窝,成为可以带走的城市记忆。永兴红的茶原料全部选用高山向阳山坡的茶叶,为全发酵茶,甜香浓郁显花香。茶品根据需求做了市场的细分,有包括老枞红茶、花香红茶、生态红茶、单芽红茶在内的纯红茶,以及包括桂花红茶、柚子红茶、陈皮红茶在内的调味红茶两大品类,最终入选亚运伴手礼的是老枞红茶、桂花红茶和生态红茶3种红茶。连日来,萧山的桂花红茶持续释放茶文化魅力,从“家门”走出“省门”参展交流,让传统非遗技艺得以传承。

  当前,萧山对南部不少荒废的茶园着力进行改造,以振兴茶产业。后亚运时代,如何让金叶子产业释放更大的城市红利,成为当下建设南部生态共富先行区的重要一环。只有将茶文化、茶文旅与茶叶种植生产有机结合起来,建设富有茶文化特色的景观带、度假休闲区,才能使地域品牌更具感召力,让百姓收获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让茶文化提升城市品位。

  无论是国内的广式早茶、海口老爸茶、宋式点茶,还是英国下午茶、法式茶歇,茶始终浓缩了一个国家、城市的历史积淀和文化气质。茶与城密不可分,也只有尊重传统、探寻新知、不断创新的茶产业,才能保持新鲜的活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评
   第04版:综合
   第05版:专题
   第06版:天下
   第07版:文化 悦读
   第08版:专题
盘活地摊经济 需要更多暖心举措
越剧《新龙门客栈》 为什么火了?
杜绝假唱 不能只靠监管
用AI“造谣”要警惕
让茶出圈带飞茶经济
“网红”需要高门槛 有真本事才配拥有高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