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靳林杰
最近有条新闻挺离谱。在四川泸县,一个男性网红为了吸粉引流,策划拍摄了进公共女厕上厕所的“挑战视频”,引发关注。虽然事件最终以涉事四人因寻衅滋事被公安局依法行政拘留收尾,但依然引发人们思考:这个时代是不是对“网红”这种身份太宽容了?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网红?流量为王的时代,到底流量是衡量水平的第一准则,还是我们应该想想,那些为了博眼球没下线尽搞恶趣味的人,配不配“网红”这一称呼。
根据相关报道,当事人表示“挑战”视频没有增加流量,反而在发布后没过多久就遭平台限流。或许当事人如此交代,只是为了掩盖自己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顺便试图来缩短自己被拘留的时间,但你看,即便被限流,这已经引发不小的舆论风波。
事实上,即便被平台限流,还是有不少网友关注到了这条视频,其实已经引起了不少负面效应。不少网友表示感到“内容让人不适”,也有网友认为“迟早会被逮捕”。值得庆幸的是,网络相当发达的当下,理智的人还是占多数。
如今,“网红”成了很多人想拥有的身份。成为“网红”,就拥有了在互联网上的“网络地位”,再说得接地气点,仿佛还是财富的象征。在不少人看来,这是一条成功的捷径,甚至觉得“只看结果”,不管是通过什么手段,就算用上一些类似新闻里那些毫无底线的方式,只要能火,只要能成为“网红”,都是值得的。
这类想法显然是错误,成为“网红”应该有门槛。
再来看近期另一则新闻。网红“小杨哥”徒弟“红绿灯的黄”重新回归直播,仅开播三分钟就被封禁。虽然平台没有显示具体封禁原因,联系到此前其在直播过程中多次擦边和违规动作导致直播间多次被强制关闭的“前科”,有一点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当下社会其实对于想要“歪道超车”的“网红”的宽容度已经直线下降。
“红绿灯的黄”在某社交平台上拥有900多万的粉丝,单纯以粉丝量来看,她的确算得上是“网红”,但或许德不配位,被广大网民淘汰只是早晚之事。或许此前因为她敢于扮丑搞怪令人新奇,但长此以往,当“擦边球”成了她的惯用伎俩,还会有多少人真正买账?社会需要的还是正能量的“网红”,传播正确价值观的“网红”。
值得欣喜的是,当前的确有越来越多的正能量“网红”在出现。他们或以自己的学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或努力传承老底子优秀非遗记忆,或带来知识型干货,让网友们足不出户学到真本事,诸如此类的“网红”,都值得推广,都值得真正火起来。
当我们褪去世俗的浮华,有时候也得沉下心来看待“网红”这种身份。虽然看着光鲜亮丽,让很多人都想要拥有,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网红”需要门槛,唯有真本事才能有人气,靠低俗恶趣味的“歪道”必然是“死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