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记者 项亚琼 通讯员 高云云 图片由区住建局提供
去岁欣欣结硕果,今朝跃跃奔新程。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杭州亚运会举办之年,也是萧山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区(县)域范例的起步之年。
这一年,区住建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打造‘产城人文’深度融合的中国式现代化区(县)域范例”目标,全力服务保障杭州亚运盛会,抓好城乡建设、民生保障、行业管理等专项工作,用一个个收官的项目、一件件惠民的实事、一项项翔实的数据,交出了一份建设成果厚重殷实的精彩答卷。
当前,“后亚运、大都市、现代化”已成为萧山发展的全新坐标。站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方位上,城市发展既拥有绝佳机遇,也面临艰巨挑战。而住建,恰恰是城市建设的核心部门,崭新的2024年,区住建局将紧紧围绕区委开展“三大攻坚”、“打开六个新通道”路径指引,聚焦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住房品质、优化人居环境、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等重点课题,用好系统思维,强化部门联动,深化城市建设全生命周期服务,迈上城市高能级跃升新赛道,助力萧山实现从“办好一个会”到“提升一座城”的历史性跨越、从县域到都市的全方位跃升。
城乡基础设施持续完善
有效“强基赋能”
打造一座更具颜值、更有品质、更有温度的城市,一直是住建人孜孜以求的目标。近年来,区住建局统筹考虑规划布局、能源配置、发展需求等要素,有序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承载力、宜居性和包容度逐步增强。
2023年,区住建局统筹推进全区城市综合道路项目259个,新增停车泊位16594个,有效改善了城市出行环境。此外,区住建局以“便民、惠民”为己任,完善燃气、新基建等市政配套功能,令群众看到变化、见到成效、得到实惠。2023年,区住建局通过统筹推进市政管网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以及充电桩建设等项目,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基础配套设施。2024年,区住建局将持续完善城市路网、充电桩、停车位等基础设施,满足居民出行、健身休闲、地块配套需求。
不断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公共空间的不断优化为城市增添了不少诗情画意。2023年,区住建局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推进园林绿化工作,建成绿道8条45公里,新建和改造提升公园9个,新增城市绿地100万平方米;系统化全域建设海绵城市,新增区域化面积9平方公里,亚运海绵片区、彩虹天空之城TOD开发更新项目入选浙江省城市更新试点。2024年,区住建局将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要求,打造更多出门可达的口袋公园、社区公园、微小公共空间,以城市“方寸之美”兜住百姓幸福生活。
此外,随着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内核和广度不断提升,萧山的城乡风貌建设已经迈入“全域时代”。2023年,城乡风貌整治聚焦有机更新、文化传承和整体提升,地域特色更加突出。建成省级样板区6个,涵盖了特色产业、城市新区、亚运、县域等多种风貌类型,同步打造共富风貌游线18条,建成风貌驿10个;建成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4个、省级传统村落1个;大运河萧山火车西站段历史文化街区入选第七批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名单。2024年,区住建局计划启动编制萧山县城保护利用城市微更新实施方案,挖掘浙东运河沿线历史文化资源,在公园绿地、城市绿道等建设中,因地制宜地融入宋韵文化、地名文化、运河文化等元素,打造具有萧山特色的城市标识和时代记忆。
民生关切实事落地生根 尽展“幸福成果”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围绕民意民需,努力打造具有质感和温度的幸福之城、品质之区,让居者幸福、来者心怡、闻者向往,令实打实的配套红利、摸得着的民生福祉清晰可见,是区住建局的初心使命所在。
“心贴心”回应百姓安居之盼,集中力量“筑巢安居、引凤长栖”,积极推进分层次、多渠道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建设。2023年,区住建局在提升百姓居住品质方面下了大功夫。完成回迁安置1.1万余户,占全市总量的30%。筹建1.4万余套保障性租赁住房,缓解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困难。
2024年,区住建局将抢抓新机遇,展现新作为,聚焦城市更新、功能完善、品质提升,纵深推进新一轮城中村改造工作,统筹好各方面利益诉求,把环境治理、改善民生和扩大内需有机结合,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全年计划推动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7个。
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奏响民生“暖心曲”,2023年我区住宅片区化改造成效明显。老旧小区改造实现竣工159幢、40.5万平方米,开工371幢、72.23万平方米,获评市级旧改最佳案例1个、旧改典型案例2个。完成老旧小区加装电梯109台,“成片加装”模式初步形成。此外,我区还大力推进“全域未来社区”建设,新增省级创建项目20个,累计达41个,创建覆盖面达现有城镇社区20%;建成省级未来社区18个,累计21个,数量居全省首位。其中,湘湖社区列入国家首批“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名单。
除了在“住有所居”方面夜以继日“抓进度”,确保民生项目“亮形象”外,区住建局还十分注重在物业管理服务方面重塑提质。2023年,区住建局通过打造“红领物联”党建品牌,不断健全镇街物业管理服务机制,推动镇街建立由物管中心、物业联席会、业委会联席会组成的“一心两会”物管体系;物业服务质效不断提高,成功创建市级“美好家园”示范小区11个,省级“红色物业”示范小区4个;老旧小区专业化物业服务覆盖率已达93.6%。
2024年,区住建局将重点聚焦“一老一小”、新市民、青年人,倾力打造“全龄美好”生活圈。在服务“一老一小”方面,区住建局将深入实践“旧改+未来”有机更新新路径,新增未来社区创建项目20个,推动实施老旧社区片区化改造13个;做实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治理运维后半篇文章,总结经验接续推进整小区电梯加装。在缓解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困难方面,区住建局将稳步推进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完善“配租型+配售型”住房保障模式,筹建配售型保障房870套,筹集配租型保租房9000套(间),多方面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力度,更好地满足群众多元化的住房需求。
行业管理服务优化提升 助力“产业提质”
一个地区的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优化营商环境,一直被认为是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和培育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之举。2023年是我国经济复苏的一个关键“时间窗”,区住建局紧紧围绕区委打好经济翻身仗决策部署,以强力度和纵深度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行业发展提质提效。
面对当前“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作为房产业、建筑业等社会经济支柱产业的行业管理部门,区住建局高度重视行业高质量发展,房地产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及时有力,协调各方解决项目资金筹措、配套建设、验收交付等难题,全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建筑业不断加强政策引导和服务保障,行业综合竞争力持续提升,“双碳行动”有力推进,全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项目26个、281.24万平方米。
2024年,区住建局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培优和纾困两个重点,组合出拳、精准发力,稳控房地产业发展,推动建筑业发展提质增效。此外,围绕我区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的目标,区住建局将继续深入全面开展工程审批改革,分阶段施工许可、分期验收、联合验收等试点措施从一般工业项目逐步向重大投资项目推广,为我区重大投资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与此同时,区住建局还将进一步提升“互联网+政务”体验感满意度,进一步加强与平台、镇街的密切联动,系统优化住建领域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