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王俞楠
挂号,是就医的第一步。最近,江苏关于挂号的改革,收获了一片叫好声。
据报道,5月7日起,江苏省内352家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全面推行普通门诊“一次挂号管三天”服务,旨在解决患者一次看病多次挂号的问题。
具体来说,就是患者在江苏省内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包括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等)挂普通门诊号就诊时,如果因检验或检查当天不能完成或者不能获取报告,尚未完成诊疗的,享受免缴普通门诊诊察费(挂号费)政策。也就是说,挂号后的三天内(含首诊当天),患者可以直接携带报告结果到同一医院的同一院区、同一科室复诊,无需再次挂号。
叫好声的背后,是对挂号痛点的“直击”和改变。
“挂号仅限当日有效。”简简单单八个字,却成为了不少市民就医时的大麻烦。挂了号,就诊需要排队,检查也需要排队。检查结果当天拿不到,或需要隔天复诊,都得重新挂号。看一次病、挂多次号,既费钱,又费时。
“一次挂号管三天”便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据相关数据,作为试点,早在今年3月,江苏省常州市就推出“二级以上公立医院门诊一次挂号三日内复诊免挂号费”的服务,截至5月5日,已经惠及群众5.4万余人次,帮助减免费用74万余元。
从常州市这些数据可以发现,“一次挂号管三天”的确是急群众之所急。需要这一服务的市民不在少数。
与此同时,为了让患者复诊更快更方便,江苏省352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均已完成信息化改造和诊疗流程的改造。复诊时,患者可直接到医院的门诊大厅或者病区的候诊区,通过人工分诊台、自助签到机来刷挂号单、医保卡、就诊卡看病。
设施设备的及时更新,助力了改革的有效落地,为市民复诊提供了方便,也让群众的叫好声更响亮了。
如今在杭州,也有医院开始尝试延长挂号有效期。
今年4月,富阳区第二人民医院推出了类似的“一号管三天”就诊新举措。挂号的“有效期”延长至三天,原则上三天内(含就医当天)在同一科室看同一疾病不再支付二次挂号费用。新举措适用于普通门诊、专家门诊、专科门诊就诊。
5月13日起,杭州市妇产科医院城西院区也开始施行“一次挂号管三天”,流程更加细致。患者预约普通门诊或专家门诊(中医科、儿童保健科除外),若当日由于检验、检查项目未完成复诊,可以在三天内凭挂号单、检查检验结果,在一楼服务台领取免费复诊号进行复诊。就诊专家门诊可免费领取普通或专家门诊号,就诊普通门诊可免费领取普通门诊号。
尽管,现在这些尝试中还有着不少的“附加条件”,比如江苏省的“一次挂号管三天”仅针对普通门诊,如果患者需要寻求跨科室普通门诊、专家门诊、多学科联合诊疗门诊、特需门诊及急诊等治疗,则无法享受到这一政策优惠。杭州的两家医院也有对于科室的限制。但公共服务改革本来就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后续面对不同的问题,我们也相信会有更多的解法。
我们可以期待,在杭州,“一次挂号管三天”这阵“改革风”可以吹得更大、更远……让更多患者就诊时能更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