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俞楠
关切青年所需所盼、积极为青年群体解决实际问题,是近年来萧山两会的热议话题。今年的两会,同样延续了这份温暖与担当,众多政协委员怀揣着青年的期待与心声,递交提案。
在两会现场第一天,记者就感受到了满满的“含青量”:就业困扰,安居压力,上有老下有小的顾虑……无论是年轻委员还是资深委员,都在关注这些与萧山青年切身相关的问题。
政协委员严虹燕从就业选拔的角度出发,提出要多方综合考量,构建多维度审核机制,更加科学、公正地选拔优秀应届毕业生。“不仅是学业成绩,还可以通过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政表现、品德行为如公益活动参与情况、诚信记录、师生评价等多方面来综合评估学生的素质。”
经历过安家立业的政协委员方亮对青年们的安居压力感同身受。“为青年解决住房、租房问题,是让他们安心扎根城市、奋斗拼搏的重要保障。”他提出了一系列“安居”建议:如在产业重点区域同步建设配租型、配售型保障房,试点青年群体专项保障房;鼓励国有平台和社会化房源提供优惠购房政策;引导工业厂房、闲置商办空间按规范改造为保障性住房,拓宽房源渠道。同时简化申请流程,利用数字化平台提升效率,建立反馈机制动态改进服务,提升青年人才居住品质与融入感。
身为医疗从业者,政协委员叶美燕则关注到年轻人另一个潜在的负担:医疗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父母进医院常常会不知所措,而他们不一定有时间陪同。叶美燕的建议是:大力引入专业陪诊师。专业陪诊师不仅能全程协助老人完成挂号、问诊、检查等繁琐流程,避免无效奔波与非必要检查,显著提升就医效率与精准度,更能有效缓解青年子女对老人就医安全的焦虑,让青年群体卸下后顾之忧,能够轻装上阵,追逐梦想。
聆听委员们的建议后,作为一名正在努力奋斗的青年,我感觉,委员们真懂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