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记者 童潇潇 通讯员 朱宁 图片由浦阳镇提供
一年砥砺奋进,一年春华秋实。回想2024年的初春,浦阳江畔号角声声。高质量建设“三大高地”,高水平绘就“产城人文”深度融合的实干思路,勾画着浦阳蓬勃发展的经纬,也是这一年闪光的开篇。
翻开2024年浦阳发展画卷,上面镌刻着浦阳只争朝夕的奋斗足迹,也满溢着硕果盈枝的丰收喜悦。2025年即将过半,奔跑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的浦阳,也迎来了一路繁花。
以铿锵之劲谋发展 全力打造活力迸发的创新创业集聚高地
全年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1家、省级企业研究院1家……在2024年浦阳镇交出的成绩单中,一组数据值得关注。
这组亮眼的数据背后,折射出的是浦阳镇深层释放科创动能,全面向“高”攀登、向“新”前行的铿锵步伐。
专精特新企业,在产业链、创新链中处于关键环节,也是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引领区域未来发展的“主力军”。以位于浦阳工业园的杭州天启机械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长期专注于新材料复合材料产业链玻璃纤维高端装备细分领域,主导产品在多个项目中广泛配套应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50%,连续多年保持第一。
同样作为专精特新企业,浙江国泰萧星密封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也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生产车间内机器飞转、机声隆隆,现场一派火热繁忙的生产景象。公司正在加紧赶制来自国内外的多个订单,助力浦阳实现半年“双过半”。
打造专精特新发展高地,浦阳一直在发力。近年来,浦阳镇通过强化政策供给、梯度培育、搭建平台、项目合作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加速推进辖区内广大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道路,指导企业不断强化细分领域的市场占有率,慢慢成长为领先业界的“大厂”“小巨人”“隐形冠军”。
科技创新日新月异,项目突破亦是势如破竹。2024年,一个个惠及当下、着眼未来的重大项目在浦阳加速推进、捷报频传——
在全区率先完成亿元项目招引落地,引进飞鸿印务等2家规上企业建成投产,银鸟文体等3个项目列入区级内生裂变项目,数量位居镇街前列;与东南网架签订总投资10亿元的零碳桃源里“光农渔牧”综合项目,创新性地融合渔业、牧业、农业与光伏产业,打造出一个多赢的循环经济模式;聚友塑料投资1亿元建设的浦阳镇首个50米高的智能黑灯工厂正加快推进中,预计可新增工业年产值2亿元……一系列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高的重大项目火热推进、建设正酣,为浦阳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赢商”之道,在于营商环境,浦阳一直深谙此道。为进一步营造“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营商环境,浦阳镇建立了三级联动机制,深化“班子联企、干部进企”专项行动,面对面倾听企业需求,点对点开展助企服务,力争用“营商”之进换取“赢商”之果,更好地实现政企之间的“同频共振”和“双向奔赴”。
以奋进之姿促共富 全力打造全域和美的共同富裕示范高地
要想全域富,关键看农村。如何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浦阳的实践是“政企村农”合力共建“谢径安·传化农创村”,推动谢家、径游、安山三村资产连片统筹发展,实现村集体、村民与企业的多方共赢。
对于“谢径安”而言,可谓是“出道即出圈”。全省农业农村十大典型项目和共同富裕优秀案例、浙江省数字农业工厂、浙江省现代化农创园、浙江省农创客共富基地、浙江省AAA级采摘体验基地、杭州市第三批共富带、杭州市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自出道以来,“谢径安”成绩斐然,斩获了多个极具分量和含金量的荣誉。
共同富裕如何有实感?家门口就业的村民或许感受更深。数据显示,谢径安·传化农创村已带动当地村民就业超300人,直接带动增收超1900万元;培育家庭农场10家,带动增收超500万元;带动14户困难家庭种植、运营慈善大棚,亩均增收近4万元。
当下,仍有不少因素制约乡村共富更多的“打开方式”,比如资金不足、技术薄弱、资源匮乏、人才紧缺等。为解决这一困境,去年六月,浦阳镇联手传化集团发起了“谢径安·乡村创梦家”计划,成立1000万“创梦基金”,以“真金白银”吸引更多有志青年投身乡村振兴,成为村庄与市场间挖掘潜能的桥梁,进而将浦阳打造成为乡村创业首选地、人才集聚地。
从资金到技术,从资源到产业,从公益到共富,一条联农、带农、富农的发展路径越来越清晰。
而科技的加持,则给广袤乡村带来了更多前景与希望。去年11月,占地面积约410亩的湘湖实验室浦阳科研创新基地项目正式落户浦阳,正通过“科研+地方+企业”的资源共享,打造成为省内乃至国内一流的现代农业科研创新基地、现代农业科技硅谷以及展示现代农业科研成果的顶级示范基地。与此同时,浦阳镇“牵手”省农科院、硅羿科技等9家科研院校机构开展科研攻关及成果转化试验,发展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有力赋能乡村振兴。
乡村让城市更向往。浦阳镇还依托独有的山水资源和人文风情,以人居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提升为切入点,聚力开展美丽河湖、弱电迁改、立面提升、污水零直排等建设,以生态共富为笔,勾勒乡村振兴新范式。如今的浦阳镇,村村有美景,处处皆画卷,生态宜居的和美乡村已然成为百姓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以殷殷之情增福祉 全力打造生态宜居的产城人文融合高地
一个浦阳人的生活中可以有多少“小确幸”?翻阅过去一年浦阳镇交出的“民生答卷”,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落实,一个个民生期盼得到回应,成就了浦阳人一个又一个平凡而幸福的日子。
“以前想坐个公交车要走很多路,现在好了,村门口就能坐上到城里的公交。”提起家门口的新变化,家住浦一村的李大伯赞不绝口。李大伯提到的,正是浦阳镇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之一的浦阳江沿江通公交工程。
教育、交通、健康、养老……桩桩件件都是老百姓关注的事。过去一年,浦阳镇以民生实事为抓手,不遗余力提高民生福祉,进一步将“民生小事”办成“幸福要事”,着力书写有温度的民生“幸福账单”。
“一个暑期没见,我们的学校大变样了!”2024年秋季开学季,径游小学的崭新面貌让师生家长们又惊又喜,通透明亮、磅礴大气的校舍尽显现代感,令人耳目一新。新校舍的投用不仅极大地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也为浦阳教育事业注入了新活力。
完成5条四好农村路建设;新设6个公交站点、9处站台;儿童之家实现全覆盖;中央食堂、老年食堂、老年助餐服务点等有序运营;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绘就百姓品质生活新画卷……从幼有所育到老有所依,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过去一年,浦阳镇以鲜明的民生底色稳稳托起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变化远不止于此。在文化领域,这样前进的足迹亦清晰可见:
去年七月,浦阳镇成立了全区首个政企联建的全民艺术学堂,开设春、秋季艺术培训班,开设多样化、常态化的艺术课程,丰富民众的文化生活、提升民众的艺术修养。除此之外,浦阳镇还持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阵地提档升级,谢径安永兴书房对外开放、印纹陶烧制技艺馆挂牌区级非遗体验基地、十三房村文化礼堂成功创建为首批文化驿站,并实现了文化管家服务全覆盖,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断提升。
聚焦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浦阳镇去年还举办了梨花节、区第八届青年歌手大赛南片复赛等文化品牌活动,全年开展大型文艺活动20余场,各类文化惠民活动200余场,推动文化文艺资源向社区、村等基本居住单元倾斜,让文化“流量”成为群众生活中的幸福“增量”。
民生之重,平安为先。过去的2024年,浦阳镇进一步加强“大平安”队伍建设,成立镇应急消防管理站,扎实推进基层应急消防体系建设,开展专项检查整治行动和常态化排查,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有力护航全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奋进2025
“五大工程”推动全域高质量发展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2025年,以奋斗起笔,浦阳上下正奔赴新的远征——
这一年,浦阳镇正聚力实施“五大工程”,久久为功高质量建设“诗画桃源·活力浦阳”。具体而言,浦阳镇正以“产业提速”工程、“城镇提能”工程、“服务提档”工程、“共富提质”工程和“治理提效”工程为抓手,在经济发展、城镇建设、民生福祉、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五大领域持续发力,以改革的精神、有解的思维、创新的方法,聚力现代化,奋进共富路,为区委打造“两个范例”再注动力、再添佳绩。
在今年三月举行的“梨约未来·花开共富”浦阳“政企村农”共富乡村启航仪式上,浦阳镇与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网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就零碳桃源里、浦阳径游青年相亲交友基地两大政企共富项目进行合作签约,为萧山城乡融合、共富建设提供“浦阳经验”。
其中,总规划面积2500亩、总投资高达10亿元的零碳桃源里项目将依托东南网架在绿色建筑、光伏新能源和大健康领域的优势,创新性地融合现代农业、绿色低碳、文创旅游、绿色康养四大产业,以推动共同富裕的创新探索,打造出一个多赢的循环经济模式。
位于浦阳镇江西俞村的仙家坞农事服务中心,也正通过推动现代农业与新兴科技深度融合,为萧山的农业发展开创新范本。作为全省首批十家五星级农事服务中心之一,在产业融合、联农带农、生态保护等领域成效颇丰的仙家坞农事服务中心,正以全产业链数字化运营为抓手,培育农业农村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奏响乡村振兴共富曲。
作为乡村振兴的创新样板,谢径安·传化农创村今年将联动周边七村,重点实施十大工程、37个具体项目,深化改革推进镇域共富试点行动,携手打造“政企村农、共建共享”的乡村振兴示范区。此外,今年农创村将启动二期项目建设,持续提升产业平台能级,完善乡村生产生活配套。
“欢迎抵达更青年的浦阳!”今年,浦阳镇还正式发布了“打造青年向往之村”三大行动,向广大青年发出诚挚邀约。为加快提升“青年友好”的乡村气质,浦阳还落地了浦阳径游青年相亲交友基地及浦阳青年梨想空间,打造了木槿花青年交友露营地、浦阳江畔青年绿道等6个青年地标,为浦阳及周边地区的青年带来更加贴心和便捷的学习、社交、创业新体验。
步履所向,春山可望。咫尺可期的未来里,浦阳正以充满斗志的精神面貌,在追赶时光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向着又一个春天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