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2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背包揽胜

去白露塘吃杀猪粉

  ■马马

  只是这一碗杀猪粉,时不时浮现在脑海,经常想着几时再吃一次这样一个味道。也试着按自己的理解做过几回,但总是做不出那一种味道。难道,机缘巧合这一说法,于味道也是一样的吗?

  不是白鹿塘哦,是白露塘。

  萧山人对前面这个地名特敏感,我说的这个白露塘,在湖南郴州的乡下,是一处比较原生态的地方,看上去像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这里的乡村供销社所在地,一条公路从中间穿过。公路两边,低矮简陋的红砖瓦房相对而建。这些房子都作了同样的用途:卖粉。

  “粉”这个字,在我们这里只是一个语素,在湖南,粉,是一种特定的称谓,特指米粉,用大米制成,白露塘商家卖的就是这种“粉”。

  从早到晚,来吃粉的人络绎不绝,有走路来的有骑车来的有开车来的,也有如我们这样坐着火车来的。

  我们头天晚上七点从杭州南站出发,在火车的轰隆声中睡一个晚上,第二天醒来,就到了一个叫衡阳的地方。同行的大姐一边梳头一边看着外面掠过的风景,突然就惊呼一声:啊,我好像看到了欧阳海的纪念碑啦。此话一出,一群六十来岁的老男老女全涌到车窗边,奈何火车不解人意,不管不顾往前开去。回到铺位,大家开始回忆起欧阳海与自己的人生瓜葛,有人说起长篇小说《欧阳海之歌》,又有人说到湖南的另一个女英雄向秀丽,话题越来越多,连湖南籍的开国元勋们都一个不落地说到,似乎在火车上开了一堂向英雄人物学习的课。

  这课到了郴州站才结束。正是饥肠辘辘的时候,四十里地之外,白露塘那一碗杀猪粉,青蒜红油,饱满Q弹,格外让人垂涎欲滴。

  “杀猪粉”是白露塘的招牌。

  猪肝、猪血、猪下水这一类,趁新鲜时候处理干净,然后与米粉一起炮制出“杀猪粉”,热气腾腾盛将出来,桌上先行摆着一溜葱蒜姜辣子红油花生米酸豆角,任人口味加减乘除。

  我们来得真是时候,吃粉的大军已然离去,店里的座位刚够大家坐满。又开来一辆保时捷,一男二女,帅的帅,美的美,只可惜没地方坐。无妨无妨,只要有得吃,只见这三人把桌上各种东西往碗里倒去,然后,端着碗,开吃,唏唏溜溜,不亦乐乎。

  我们也吃得很嗨。

  这一碗杀猪粉,汤清粉白,辅料处理得干净鲜嫩,不带任何一点异味。加葱蒜姜,加酸豆角,加花生米,纯萧山人的吃法,不错。也有人加辣子,加红油,说是更加好吃。

  有人吃了不过瘾,要追加。当然可以,店家又端上来满满一碗米粉。

  离开之前,去拍了一张价格表,惊艳的,大碗二十,中碗十二,小碗八块。物价也似乎是以前的,老百姓承受得了。

  坐在回来的车里,说起这碗粉,大家都说,也没见什么新奇金贵的佐料,却就是好吃啊。有人归结于我们一路远来,肚子饿了,吃啥啥香,乾隆皇帝吃菠菜,“红嘴绿鹦哥”一个道理。“困不择地,饥不择食”嘛。

  话说得有道理。只是这一碗杀猪粉,时不时浮现在脑海,经常想着几时再吃一次这样一个味道。

  也试着按自己的理解做过几回,但总是做不出那一种味道。

  难道,机缘巧合这一说法,于味道也是一样的吗?

  可能吧。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专题
   第05版:湘湖周末
   第06版:梦笔桥
   第07版:湘里坊
   第08版:财经周刊
与春天约会
在最后一排找我
一朵海棠花的诱惑
昇光村
去白露塘吃杀猪粉
征集文化志愿者启事
方块字里的小桥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