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4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T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助力

萧山电力开启“科技+智慧+绿色”保障新模式

  ■文/朱林飞  图片由萧山区供电公司提供

  在微风抚摸的清晨,湘湖边的充电桩整齐划一,为往来游客的出行提供电力保障。

  在阳光闪耀的午间,梅林村的屋顶光伏鳞次栉比,正向村民家源源不断输送着绿电。

  在华灯初上的夜晚,秀美的亚运三馆灯光璀璨,成为钱塘江畔最亮眼的风景。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十年来,国网杭州市萧山区供电公司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萧山提出的“当好全市领头雁、成为全省排头兵、争做全国先行者”的殷殷嘱托,坚决扛牢电网责任,优化主网架构,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服务区域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的用能需求。

  建设强劲电网

  推动区域发展

  这十年,萧山社会经济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萧山电力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以数据为证,2012年,萧山区全社会用电量为51.60亿千瓦时,到2021年,这个数据增加了2倍,达到186.99亿千瓦时,截至2022年上半年,城镇和农村的可靠供电率达到99.9991%和99.9951%,变电所(规范称“变电站”)也从53座增加到77座,变电总量从758.1万千伏安增加到1246.6万千伏安,单日最高负荷达到363.2万千瓦。

  从高楼零星点滴灯光,到广厦林立照夜如昼。作为G20峰会和亚运会主阵地,钱江世纪城在这十年里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在奥体核心区,一眼望去,涌入眼帘的是霓虹灯下的一派繁华,几乎看不到一根电线杆、一段电线的存在,但其实,电无处不在。

  变电站藏身于封闭的小楼房,开闭所与环境相映成趣。在地下,纵横往来的电缆将变电站和数量众多的开闭所连接起来,组成一张结构坚强、四通八达的地下电网,为钱江世纪城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电力供应。

  今年5月,杭州亚运村地下综合管廊全面建成,亚运村下的地下电缆住进了宽敞、舒适、智能的“集体宿舍”。全长21.5公里的地下综合管廊集燃气、电力、给水、通信等各种管线于一体,是保障亚运村区域高效运行的“生命线”。亚运村地下综合管廊不仅一举成为杭州最大的、系统的管廊网,也是全国范围内新建区域配置成网最完善的地下综合管廊系统之一。

  不止是钱江世纪城。9月29日,随着110千伏光明变站内设备冲击送电成功,标志着杭州首个通过安装微动开关实现一键顺控投产变电站顺利投运。新建的光明变毗邻杭州地铁7号线新港站,属于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核心区域,今后将为该地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先谋而后动。今年8月,在萧山供电公司协助下,萧山区政府发布了《杭州市萧山区电网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方案》,开启了萧山区城市电网建设的“新篇章”。

  《行动方案》指出,通过“政企协同”的模式,国网杭州市萧山区供电公司力争用三年的时间,全力以赴推进“十四五”电网规划项目落地,预计至2025年末,萧山电网将完成13个电网建设项目的开工,17个项目按期投产的工作,实现区域电网电能供应能力的显著提升,为萧山发展建设提供更为坚强可靠的电力保障。

  提升服务水平

  优化营商环境

  近年来,萧山供电公司立足“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围绕“环节最少、办电最快、成本最低、政策最优、服务最好”的“五最”营商环境目标,落实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各项举措,推进项目配套电力设施建设,应用数字化手段提高办电效率,压减办电流程和时间,不断提升电力服务水平,让客户接电“零跑腿”、办电省时省钱、用电省心省力,为民生服务、企业办电、区域发展亮起“绿灯”,助推经济发展。

  民营经济是萧山的独特优势,截至目前,全区拥有22万余家市场主体,诞生了2家世界500强企业、4家中国500强企业、9家中国500强民营企业。随着重大项目的不断落地,对电力的业扩报装需求也在不断上升。

  面对激增的业扩报装需求与原有业扩办电效率参差这一现状,2014年起,萧山供电公司启动“阳光N次方”社会责任履责项目,为业扩办电效率低下问题提供方案,解决了此前业扩办电秩序混乱的问题。到2017年11月,萧山高压业扩项目平均时长降为72天,而在项目开始前这个数字是102天,直接带来的招商引资项目超过150个,因业扩时长的客户投诉率同比下降23.4%。

  今年年初,在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金融市场震荡的双重冲击下,浙江红利集团有限公司陷入了困境:一方面是新建工厂即将投运,一方面是市场不景气,公司的现金流出现了问题。得知红利集团的情况后,萧山供电公司主动送去助企纾困政策,为红利集团省下50万的接电成本。对此,红利集团副总经理童俊武开心地说道:“一下子给我们省了50万‘真金白银’,这个‘红包’来得太及时了。” 童俊武所说的电力“红包”,得益于政府和供电公司推出的10(20)千伏投资界面延伸政策,将原本需要用户自行承担的外线接电费用由政府和供电公司全额“买单”。

  截至目前,萧山供电公司10(20)千伏投资界面延伸政策累计为22家企业节省接电成本上千万元,此举不仅解决了企业接电成本高的问题,也成为萧山招商引资的金招牌。

  数字化改革为优化营商环境按下“快进键”。在萧山,钱江供电所营业厅全新升级,改造后的营业厅让临柜办理业务的用户也能享受数字化办电带来的高效体验。用户来到钱江供电所只需刷脸就办理报修、办电、咨询等全量电力业务,对于有操作疑问的用户,后台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远程协助功能,以语音通话、远程视频的方式协助用户完成业务办理。

  数字化手段也为企业绿色转型升级按下“启动键”。“双碳大脑”是萧山供电公司创新推出的数智系统平台,依托“双碳大脑”,该公司为区域内大批企业量身定制了绿色转型方案,帮助企业搭建分布式屋顶光伏。截至9月,国网杭州市萧山区供电公司已累计助力企业投运光伏电站71座,总装机容量达41兆瓦,预计每年可减少碳排放4.15万吨。

  赋能乡村振兴

  促进低碳共富 

  秋分过后,江南水乡暑气褪去,金穗成片。纵横阡陌间,遍是抢抓农时、喜迎丰收的农忙气象。9月28日,桃湖村的千亩水稻田争相成熟之际,两台水稻收割机正往来穿梭在田间,收割着每一穗稻子。

  谢建东承包了当地千余亩的农田,每年产能都达千吨级。烘干保存是水稻收下来后立马做的工作,而且还得盼望着接下来都是大晴天。如今有了现代机械和充足电力的护航下,谢建农不用在为后续的天气而提心吊胆。“以前稻子收回来还要太阳晒,现在设备先进了,插秧割稻、缓控释肥、烘干保存处处都有机械手段,让我们省了不少力气。”谢建东说道。

  现代化机械和稳定可靠电力供应为“谢建东们”带来喜迎丰收的充足底气,而数字化手段正悄然走进梅林村的千家万户,潜移默化影响着村民们的衣食住行和思想观念。

  “现在在屋顶装了光伏,每天都盼望着明天是个万里无云的晴朗天,不仅家里的电器都能用上光伏电,多余的电还能卖给电网,日子更有奔头了。”看着“网上国网”APP里这几天的光伏发电量,缪峰笑得合不拢嘴。尝到了“阳光收益”的“甜头”,缪峰把屋顶光伏安利给了其他邻居,“一次都不用跑,减了碳,还鼓了腰包。”

  在梅林村新建的美好生活中心里,电力驿站是村民们常常光顾的热门“打卡点”之一。“现在村民只需要走到电力驿站就能享受智能便捷的办电服务,不仅距离近了,服务也更好了。供电公司还经常在这开设用电安全小课堂、电力知识普及等活动,次次座无虚席,别提有多火热了。”美好生活中心负责人王官方说道。

  电力驿站、屋顶光伏、农网优化……除了这些随处可见的电力提升,打开“双碳大脑”进入“梅林村双碳治理平台”,在这里更能看见梅林村的低碳与共富。

  “四大指数”汇集了全村的碳排放数据,“碳排放总量降了,能源消费总量降了,村里的环境更好了”。萧山供电公司以电力数据为核心,创新推出的“共同富裕电力发展指数”则为梅林村共同富裕建设进度提供了数据呈现。

  如今,在坚强、智慧电网的有力支撑下,一幅幅乡村绿色低碳、村民生活富裕的美好图景正在萧山各地徐徐展开。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助力~~~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调查
   第05版:专题
   第06版:天下
   第07版:小记者
   第08版:财经
   第T01版:特辑(一)
   第T02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T03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T04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T05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T06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T07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T08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T09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T12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T13版:特辑(二)
   第T14版:奋时空新行程 建功新时代
   第T15版:奋时空新行程 建功新时代
   第T16版:奋时空新行程 建功新时代
   第T17版:奋时空新行程 建功新时代
   第T18版:奋时空新行程 建功新时代
   第T19版:奋时空新行程 建功新时代
   第T20版:奋时空新行程 建功新时代
   第T21版:奋时空新行程 建功新时代
   第T28版:奋时空新行程 建功新时代
萧山电力开启“科技+智慧+绿色”保障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