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圆圆 张尧北平 图片由区市场监管局提供
“拿到啦!拿到啦!”1988年6月16日,萧山人励敬轩成功注册了萧山市微型轴厂,领取了萧工商私字1-0001号营业执照,这也是改革开放后全省第一张注册登记的私营企业营业执照。
同一时间,萧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为首批登记注册的20家私营企业颁发营业执照,这是浙江省改革开放后首批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开启了浙江省私营企业发展之路。
商事制度改革让市场主体活力迸发,有力促进了营商环境优化,商事登记时间由20个工作日提升至当场即办,极大激发了市场活力和创造力,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推动力量。截至目前,萧山区市场主体总量达到22.8万户,排名全市第二,其中企业11.94万户,个体工商户10.82万户,是全市唯一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双破十万户的区县。日均新设市场主体从商事制度改革前的不到40户增加到近100户。
办事时间更短
从20个工作日到30分钟
十年前,位于萧山区的开元名都大酒店因经营调整申办新的营业执照。为此,企业代表跑了一个多月。
“那时候办理营业执照很麻烦,从受理到全部办成我们承诺是20个工作日内。”据区市场监管局审批分局工作人员介绍:“企业要先向窗口提交名称预先核准申请,然后准备验资,紧接着还要跑工商、公安、环保等多部门,陆续办理环评、卫生许可证、餐饮服务许可证、特种设备安全许可证、消防验收、特种行业备案、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高危体育许可证等数十个许可证,等许可证全部办好后才能办理营业执照。实际耗费时间往往长达好几个月”
近10年里,萧山持续开展的商事制度改革让办事速度坐上了“火箭”。我区在登记注册领域先后实施了注册资本实缴制改认缴制、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名称自主申报改革、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公司同股不同权登记等一系列改革,大幅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极大激发了市场活力。
2019年5月1日,我区营业执照、刻制公章、领取发票、社保登记、银行开户正式整合至一个环节。从企业递交材料开始,一个小时之内即可0成本领取到营业执照、四枚公章、纸质发票、税务ukey和银行开户等各类材料。
今年7月,在瓜沥政务服务中心导服人员的帮助下,温先生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平台“准入准营一件事联办”模块,进行网上信息填报,一次申报就当场拿到了超市的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
工作人员介绍:“我们现在对申办营业执照的承诺办事时长为30分钟。”这样的办事速度与10年前相比,提升了很多倍。
办事流程更简
从先证后照到证照分离
“证照”是企业进入市场的两把“钥匙”。所谓的“照”指的是市场监管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而“证”指的是各相关主管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
原先要开办一家公司,首先要取得主管部门的经营许可证,才能到工商部门申办营业执照。像开元名都在办理营业执照前,就必须取得公安、环保等部门的营业许可才行。工作人员表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社保登记证、统计证……企业出门办事往往要携带厚厚的一包证件,而这些由不同部门分别核发的证明文件都是商事制度改革前市场主体为了开办企业一件事多头跑多次跑的原因。”
2015年7月1日,萧山区开展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探索(以下简称“五证合一”) 。随后,各类市场主体也像自然人一样获得了18位的身份码实现“五证合一、一照一码”,降低了创业准入的制度性成本。
2017年萧山开展“多证合一”改革,年底实现了17个事项的多证合一和27个事项的证照联办。截至目前,营业执照已整合的多证合一事项已达到40项,诸如“公章刻制备案”“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第二类医疗器械备案”等事项,不再需要各个部门来回跑,在办理营业执照时即可一站式解决。
也是在2017年,萧山同步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在全省率先实现告知承诺事项突破100项,率先实现地方层面设置的行政审批“零许可”,率先通过准入准营“一网通”横向深化各许可审批部门间的业务融合、数据共享。截至目前,在520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中,我区直接取消审批达到81项,审批改为备案30项,实行告知承诺119项,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2020年4月,杭州德万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代办员杨雪来到区行政服务中心无差别受理窗口,为企业办理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业务,通过网上填写申报材料,现场签署承诺书,5分钟时间就拿到了相关证件。
提速的背后,是证照分离改革的不断深化。区市场监管局全面梳理药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审批的操作流程、办事指南,取消证前现场审查这一环节,在企业承诺满足经营条件后,经形式审查合格的,当场颁发药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同时,对许可单位强化事后监管。
办事方式更便
从排队等号一整天到全程网上办
“在商事制度改革之前,审批窗口的队总是排得很长。半天200个号供不应求,甚至因为办件量太大出现了限号的情况。”审批分局的工作人员回忆:“窗口人员每天忙得连口水都喝不上,好多来办事的人排了上午排下午,要在凳子上等一天。”
如今,走进宽敞明亮的行政服务中心三楼,商事登记服务窗口不再有往日的繁忙景象,碰到零星上门办事的群众,窗口的工作人员纷纷按下叫号按钮:“我们每天接待群众量是有考核的,现在因为现场办事群众太少,连KPI都快完不成了。”
办事群众为何不到现场排队了?这与登记注册改革中的“全程电子化”改革有关。
2017年,“浙江省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系统”正式上线,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审核、网上公示、网上发照等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方式,成为了市场监管局的一张金名片,不见面审批,证照快递送达成为了当前办证办照的主流模式,大幅提高市场主体登记管理的信息化、便利化、规范化水平。与此同时,为了适应互联网环境下的商事登记数字证书管理系统,“电子营业执照”应运而生,目前已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银行开户和电子商务领域有了广泛应用,提供身份认证和电子签名服务保障。
如今办理一张营业执照,不必再跑窗口,直接在线上系统提交申请即可。区市场监管局依托浙江省全程电子化登记平台提供“不见面”服务。今年1月份至今,我区企业设立网报率为99.99%,其中全流程网报率为95.3%。同时,继续推广营业执照网上申请、办结后由政府买单免费快递到家服务,今年累计为企业免费邮寄营业执照、公章16080件,让群众办事实现“少跑马路,多走网路”。
办事距离更近
从进城办到家门口办
为了办张营业执照,开车二十多公里,从益农赶到区市场监管局瓜沥分局,这是个体经营者朱先生2015年的经历。4年后,朱先生再次办理这个业务时,在益农公共服务中心花了5、6分钟就办好了。这就是萧山的就近办改革。
2019年8月起,区市场监管局先后在益农镇、浦阳镇、党湾镇、靖江街道、南阳街道等5个镇街开展个体工商户“就近办”改革试点,通过借力镇街公共服务中心场所和镇街公共服务中心窗口人员,通过互联网进行资料和审批内部流转,将市场监管办事窗口延伸到各属地镇街,实现个体工商户“足不出镇”办理登记、变更等业务。
试点期间,5个镇街和原已入驻镇公共服务中心的瓜沥镇和临浦镇,共办理“就近办”个体工商户登记事项3037件,占同时期该7个镇街个体户办件量的81.3%。
2020年4月,在试点的基础上,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区跑改办出台了《个体工商户登记相关事项进驻镇街公共服务中心工作方案》,全面推进个体工商户“就近办”改革。该方案的实施,是全省首次将商事登记事项纳入民生事项“就近办”工程,扩大了民生事项“就近办”的外延。如今,个体工商户涉及的商事登记事项已全部下沉至各镇街公共服务中心,广大个体经营者在家门口就能办好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等高频事项。
办事感受更暖
“店小二”式商事服务
“感谢贵局给予我们公司的支持和帮助,‘启航工作室’的人性化服务让我们感到很温暖。”日前,华众医药(浙江)有限公司经办人在接过核发的新营业执照后,激动地向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华众医药(浙江)有限公司是萧山区今年新引入的一家规模较大的医药公司,近期,企业急需去市级市场监管部门办理药品经营许可证变更业务,向区市场监管局提交了营业执照地址变更申请,但受新冠疫情影响,企业股东方的文书原件因快递时效原因无法及时寄达,企业仅能提供该文书的复印件。
今年以来,国内疫情呈现出多点散发的新情况,对企业经营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企业办事遇到“疑难杂症”怎么办?如何更好地为企纾困?区市场监管局审批分局联合区审管办共同设计搭建“启航工作室”为企服务专区,为办事企业提供“面对面”交流平台、“一对一”贴心服务,受理解决各类企业登记“疑难杂症”。同时,通过“管家式”服务,确保各项惠企政策宣传辅导“全覆盖”,让政策红利真正普惠企业。
在“启航工作室”为企服务专区,区市场监管局审批分局工作人员了解到企业的实际情况后,仔细审查了变更材料,在相关文书复印件的基础上核对了文书原件的照片,当即决定为企业提供容缺受理服务,当场指导企业领取变更后的电子营业执照,让企业能顺利办理后续药品经营许可变更业务。次日,企业经办人将资料原件送至审批人员手中,领取了纸质营业执照正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