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军 杭州萧山技师学院教师,曾获评全国技术能手、浙江省首席技师等荣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22年9月,入选“浙江工匠”培养项目人员名单。
■文/姚建玲
9月开学了,杭州萧山技师学院的陈建军老师又忙碌在学校的数控加工实训室,给学生进行数控实训教学。电脑绘图、编制加工程序、上机操作……学生们在数控实训室享受着人机互动的乐趣。
陈老师是学生眼里的“技能导师”。只要是他任教的学生从入门之日起就随身备一本“笔记本”,每一次训练结束后都进行复盘,记录每一次训练的得与失、重难点突破的方法和技巧。学生们一开始把这份课外作业当作负担,但毕业后,他们就称其为“葵花宝典”,工作中出现问题或遗忘知识点,翻看马上就能找到解决方法。
浙江省教坛新秀、浙江工匠、临平职高数控专业教研组组长周超说道,“在跟随陈老师五六年后,他不仅教会了我技术,也锻炼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我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亦师亦友的场景仍记忆犹新,这也让我终生难忘。”
陈老师是学生眼里的“励志偶像”。2006年,他一举拿下了第二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第五名,被破格评为数控高级技师,并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的称号。他是圈内响当当的“技能大神”,取得发明专利2个,实用新型专利11个。独立开发参数化的格里森螺旋伞齿轮铣刀磨削加工程序,实现系列化的螺伞铣刀的磨削加工,产品加工精度50%,加工效率提高45%。
陈老师的“严”,体现在学习态度的养成和行为的约束上。曾经班上有一名学生,因为全国数控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便骄傲起来,时常不按时完成作业,多次谈话后也没有好转。他的数控实训课期末考试达95分,但在学期总评成绩,陈老师依然给他打了个“不合格”。陈老师给他的回答是:“产品一定要做到100分,99分就是次品等于0;你目前的学习状态还是别人的榜样吗?假如你是教师会这样放纵你的学生吗?”最终,该同学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调整心态,进入竞赛训练状态。如今,这位学生已成为一名中职在编教师,也是一位全国金牌教练。他每每说起这段经历,都会感激地说:“严是为了学生好,不然我可能就被荒废了,师恩难忘。”
陈老师还是一名“服务社会”的技能导师。从2006年担任浙江省中职师资培训和浙江省企业职工的数控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班理论与实操授课以来,培训学员达到3600多人次。2007年至今,担任浙江省总工会技术服务队成员,多次为杭州、湖州、衢州、舟山、金华、嘉兴、丽水、台州等地区的企业职工进行数控培训授课,并为当地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陈建军老师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他将学院的利他、工匠文化与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完美融合。他始终以匠心做事、以匠品育匠人,他带出的学生都成为了社会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走上了技能成才的道路。”这是杭州萧山技师学院许红平院长对他的评价。
确实,陈老师严谨的知识体系加上娴熟的操作技能,指导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比武都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23名学生获得浙江省职业院校数控技能大赛一等奖,11名师生获得全国数控类大赛一等奖。他的学生中已有7位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11位被授予“浙江省技术能手”、2位获浙江省教坛新秀、2位入选“浙江工匠”、2位被评为浙江省首席技师。
不忘初心,面向未来。陈建军说,如今国家将职业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他将立足本职、本心,为萧山技工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